“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对老百姓而言,保障住房安全是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西安市周至县精心组织实施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从“忧居”到“优居”,该县农村危房改造、旧房修缮不仅解决了农村住房安全问题,也使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有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卜群亚(左二)与周至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畅谈
随着季节变换,气温骤降,周至县马召镇村民卜群亚的心里却是暖和和的。“搬进了新房子,再也不用担心夏天漏雨、冬天挨冻了。”卜群亚说道。
住着比自己还年长的老房子,早已不堪重负。但是因家庭困难,卜群亚却也无力维修。
“每逢雨季,屋顶漏水,前后院子积水严重,冬天寒风刺骨。”2021年,周至县将其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卜群亚一家三口的旧屋迎来“新生”。
走进卜群亚的家,院子里两侧的青砖砌成的花坛里,月季花娇艳似火,萝卜、辣椒、芫荽等蔬菜碧绿诱人。屋外青砖白墙,屋内窗明几净,功能配套齐全、家具摆放整齐,后院子宽敞整洁,住得安心舒坦。
“房子又好又美观。”提起现在的房子,卜群亚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是帮助农村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的一大惠民工程。
周至县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团团介绍说,为扎实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住房安全工作,周至县建立以县住建局牵头指导,镇街主抓落实的“全覆盖、常态化、网格化”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责任机制,安排住建局10名包镇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要求镇街每季度对辖区所有农户住房安全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整改,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确保住房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落地见效。
同时定期对各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走访群众、认真查阅档案和资料,及时发现问题线索,认真调查落实,确保农户住房安全。
周至县翠峰镇东肖村一角
在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周至县不断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思路、新办法,由原来的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底线思维向提升农房建设品质的新思路平稳过渡。
田团团表示,2022年省市下达周至县农房抗震改造2985户改造指标后,周至县住建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周至县农房抗震改造实施方案,邀请了第三方专业设计单位逐户进行现场勘察鉴定,按照每户房屋不同结构特点,设计“一户一策”抗震改造方案。通过组织召开板凳会、座谈会等形式,动员改造户全程参与方案设计,切身了解改造内容、改造流程、改造前后对比效果,践行农房抗震改造共同缔造“共谋”理念。
周至县司竹镇骆驼营村一角
在施工过程中,鼓励改造户投工投劳参与施工建设,设立“施工灶”或群众无偿为施工队提供食宿等方式实现“共建”;在项目监理和设计单位负责现场项目质量检查的前提下,提倡村两委成立质量安全监督委员会,鼓励改造户投工投劳参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实现“共管”;建立群众满意评价机制,表彰在农房抗震改造中为集体建设做出贡献的改造户,实现“共评”;组织群众党建、文化活动,实现农房抗震改造“共享”。
截至目前,全县农房抗震改造任务共计完成1862户,已逐步对竣工的农户展开验收工作,剩余农户正在加紧施工之中,预计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下一步,周至县将继续保障农户住房安全,严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和动态防返贫预警监测机制相关要求,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在实施农村农房抗震改造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积累和创新探索,加强示范点建设,注重项目质量和品质,以点带面,全力推进,为以后全面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