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为期三天的浙江海港·第13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第7届中国(西安)智慧交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本届博览会围绕“数字赋能 共建大通道 畅通双循环”这一主题,既是一场汇集业界精英、推动创新发展、深化交流合作的物流交通盛会,也是一次汇聚发展新论、凝聚新时代新征程发展共识,助推我市打造国际物流门户枢纽、加快西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难得机遇。
本届博览会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国资委、市投资局、市金融工作局,西安贸促会组织,浙江省海港集团冠名、国家能源集团协办,西部国际会展(西安)有限公司承办,知名海港、陆港、空港、集装箱、航空、铁路等100多家国内外行业巨头集中亮相,展会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配套举办多场主题论坛。
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强宣布博览会开幕,来自俄罗斯、德国、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参会企业代表,以及28个兄弟城市的代表团,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代表、参展企业代表等近千人参会。
西安市商务局局长张选民在致辞中提出,西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中部、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具有发展交通物流业的先天优势。随着西安市委、市政府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西安将成为我国高铁线路和高速公路最多的城市之一。他表示,西安市拥有国际国内陆地港口西安港,以及五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一个保税物流中心,通过“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和货运航班,搭建起了陆港枢纽与空港枢纽体系,与东部沿海港口间的合作日益紧密,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成果显著,东西双向互济的陆海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开幕式上,西安国际港务区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推动宁波舟山港港区功能前移、联合打造中欧班列双向大通道、建设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促进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发挥优势互补与政策叠加优势、加强经济交流和宣传推介合作、建立长期的人才交流共享机制等六大合作内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连接,共同打造国家对外开放新高地。
就在今天上午(4月20日)10时许,一列满载着100标准箱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集结,开往宁波舟山港,标志着宁波舟山港携手西安国际港打造的木制品客户的国内国际双 循环海铁快线成功开行。下一步,宁波港铁路有限公司将持续深化与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公司等单位的业务协同,持续提高海铁联运通道的运输效能,助力打造西安东向物流大通道新发展的靓丽名片。
开幕式后,各与会嘉宾前往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参观。据悉,本届博览会重点设置了沿海港口、陆港枢纽、口岸物流、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物流、物流园区、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物流车辆、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冷链生鲜配送、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智慧交通等内容,旨在全面展示物流产业和智慧交通两大领域最新发展成果,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助推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各式各样的展品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让各位领导、嘉宾不时驻足,并对本届西部物流交通博览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组委会透露,本届西部物流交通博览会将同时通过现场解说、嘉宾采访、直播访谈等多种形式传播展会盛况,众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趋势、新理念和新成果将在博览会集中首发,为观众带来一场高品质的沉浸式体验。
本届博览会配套活动丰富,同期举办第三届共建“一带一路”陆海联运大通道合作论坛暨中欧班列与多式联运峰会、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高铁新基建发展论坛暨5G智慧交通与交通大数据技术应用峰会、第二届西部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与会嘉宾将围绕“共建共享大通道 畅通内外双循环”、“数字赋能新基建 智慧引领新发展”、“数字赋能 产业链融通 供应链制胜”等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致辞或参与讨论、政策解读,共同为西安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言献策。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