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联合科研团队成功开发“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首次完成海试验证

西工大联合科研团队成功开发“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首次完成海试验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26 12: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期,在西工大李学龙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中心、山东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组成联合科研团队,突破了探测距离更远、精准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多象限测角光学导引关键技术,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开发了“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实现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

深海空间广阔,是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随着国家“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三部曲战略的不断推进,水下无人潜航器将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实现自主导引回收,才能够实现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能源补充、数据传输、指令下达,从而支撑更长的工作时间、更高的效率、更隐蔽的作业能力、更智能的作业方式。

联合科研团队在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中心,开展了“领航者”深海光学智能导引系统的海试验证。与传统视觉导引技术不同,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面阵探测器,捕获回收站导引信号光强,建立导引灯偏角数学模型,并将测算的偏角数据,输入自主开发的智能光学导引系统,利用智能搜索算法,完成回收站三维位姿解算。该系统具有超高探测频率,能够同时实现对回收装置的编码识别,进而有效避免了对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误导、诱导。

团队搭乘作业船,在深水区域开展了导引回收海试作业,得益于“领航者”深海智能光学导引系统高速精准的三维位姿解算能力,成功获取了回收站坐标,引导水下无人潜航器实时修正航向,顺利完成导引回收,成功验证了系统高频编码探测能力。团队使用差分卫星定位设备,对解算的回收站坐标进行了验证,海试达到了预定目标。

此次海试,李学龙教授团队成功验证了一种全新的高频多象限测角光学导引技术,为深海/浅海无人潜航器提供了可靠的光学导引装备支撑,解决了水下无人潜航器能源供给和数据传输需求,助力水下无人潜航器从浅海作业拓展到深海作业、从短期工作拓展到长期驻留、从点域探索拓展到广域开发、从单体作业拓展到集群协同作业,有力保障了“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任务高效、安全且可持续开展,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Cai DongHai>】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