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火焰蓝” 守护百姓安

消防“火焰蓝” 守护百姓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17 09: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6日上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五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五年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累计检查社会单位167.82万余家,督改隐患443.74万余处。1998年至今,全市连续25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2018至2022年全市消防工作在省政府年度消防工作考核当中,连续被评为优秀等次。

摄影:窦翊明

西安消防五年来,以建设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为方向,以“立标示范、争先创优”为目标,以“保民生、保稳定”为抓手,先后完成了换装授衔、机构挂牌、落编定岗等改革任务,大力实施战力提升、按纲建队、硬件提质上档、消防监管服务“四大工程”,坚决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消防安全保障。

消防救援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持续推进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目前,全市共投勤34个消防站、14个小型站,招录国家队消防员369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文员1402名,实体化运行130个镇街消防所、建设26个街道政府专职消防站。队伍各级累计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8次,支队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一次,283名指战员记功受奖,1000余名指战员受到队伍内外表彰。

先后涌现出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应急管理部集体三等功经开大队,“全国青年文明号”特勤大队一站,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江永木,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中国消防忠诚卫士”李亚彬等多个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走向新高度

五年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各项工作紧扣《陕西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构建“党委政府主导、消防部门主推、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组织支撑、人民群众参与”的融合发展格局,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责任体系,加强部门联动精准治理、实施融合宣传培训、建立基层消防救援体系、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凝聚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最大合力,推进队伍转型升级进程。

推进“消地结合”,在西安交通大学首建全省消防志愿者培训基地,打造消防宣传“五进”试点单位;全市18个科普教育基地、14个消防主题公园全面开放,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等10支消防志愿者服务队、31.8万名消防志愿者走家入户,宣传活动反响热烈。全国中小学公开课及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经验做法获全国、全省推广,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细化9大类28个领域122项专项整治重点,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火灾事故责任调查处理“五位一体”新型监管模式;统筹推进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燃气消防安全整治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加大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曝光,“户籍化”管理、“网格化”排查、“立体化宣传”“消防志愿者服务”等机制落地见效。推动《西安市城镇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地方性法规进入立法程序,目前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一审;制定出台《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等便民利企措施,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对标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角色定位,建强专业救援力量、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强化科学专业练兵,高站位推动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型。立足“应急救援信息中枢、指挥中枢”的战略定位,打造了集“接警调度、预警研判、应急响应、辅助指挥、决策支撑”为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中心;依托“智慧城市”平台,接入公安、应急、交通、燃气、电力、气象等各单位20多个业务系统、30余万个图层,接入450家重点单位,汇聚基础数据1000余万条和25亿余条政府部门数据,更好地发挥支队的中心作战、指挥决策的核心作用;建立了“东南西北中”五大片区协同作战架构,组建了山岳、水域、地震、轨道、抗洪、森林等9支专业队伍,创新制定“1+N”初战控火作战编成和等级调派制度,定期开展典型战例复盘研讨、实景实战无预案突击拉动。联合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开展石油化工、文物古建、高层建筑、地铁灭火救援、地震应急拉动、防疫洗消等大型综合实战演练,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救援新格局。

五年来,全市年均接处警1.6万余起,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十四运”“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成功打赢了援川抗洪抢险、西北五金建材批发商场火灾、蓝田九间房镇洪涝灾害、长安区山洪泥石流等急难险重任务,“火焰蓝”新形象深入人心。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