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菊娥:传承交大学风 托举青年人才

郭菊娥:传承交大学风 托举青年人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23 17: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23 17: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她是西安交通大学领军人才,教育部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主要研究能源战略与管理、投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与政策等问题,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7项,撰写专家建议被省部级以上采纳批示30余篇,出版专著5部等。她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郭菊娥教授。

投身教育,创新本科教学

汪应洛是新中国培养的首位管理学毕业研究生,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工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卓著的管理工程教育家。汪应洛院士在科研成长道路上给予郭菊娥很多支撑和鼓励。在郭菊娥心中,汪应洛院士十分谦逊,平易近人,亦师亦友,是交大西迁老教授们的缩影。他们爱国爱岗、开拓创新、大爱无我和思行合一的精神,一直感染着郭菊娥奋进。

郭菊娥及管理学院老师们与汪应洛院士一起研讨学术问题

郭菊娥认为教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她在给本科生讲授“运筹学实践”课程时,首先让学生3至5人合作研讨,先完成运筹学理论课程结合实际问题精选15项题目,指导学生不同团队实际建模、求解计算和管理学应用诠释,讲评团队第一次PPT汇报和同学提问;再着眼国家重大问题,结合原始题目和时代特征实际,提出涵盖科技创新、污染治理、人民币国际结算、贸易博弈、现代农业、机器代替人等10到12个拓展问题,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和系统思维模式训练。其次,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寻找数据和事实依据并精准描述实际问题,再实际建模、求解计算和管理学应用诠释,进行第二次团队PPT汇报和同学提问,达到“精做一问题掌握十问题”的效能。通过实践课程建模、求解和管理学诠释上课讲评,使学生不仅掌握数据获得的渠道和技能,还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运筹学的工具和方法,更能让学生提高立场站位,身临其境地把学习和国家需求紧密融合起来,树立科技报国情怀。

郭菊娥认为教授不但需具备科研能力,还必须深度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实践问题,这样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才能由某一个知识点引出对国家重大问题解决的思考。一个教授科研做得越好,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含金量就越高。教授一直在做前沿研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的源头、现在和未来态势,明白课程学习的难点和如何应用好这门课程的精髓。郭菊娥谈到:“教授应该把其毕生积累的学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那就是我们的本科学生。”

培养学生,做好师生传承

郭菊娥讲,无论平时学生写的某篇小论文,还是合作的科研课题,她都会亲自和他们面对面、一对一的讨论并细心指导。郭菊娥自豪地说:“我敢保证我的学生论文是没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每一个成果的出现,从它的原型从哪里来,到形成完整论文过程,都是我们师生一起研讨实现的。通过全程参与的方式,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怎么选题,也教给了学生怎么慢慢地把一个毛坯一点点修,一步步精,最后打造成为好论文。郭菊娥觉得这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其系统思维,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

郭菊娥和研究生团队

郭菊娥的师门例会,是让学生报告最近研究成果,老师一一讲评引导学生完善思路、推进研究持续创新。虽然耗时长,但学生需要这样的历练和帮扶。新进入的研究生思维和基础跟不上团队,就需要先教会博三博四学生,再由他们带着新生慢慢跟上团队思维和对话。郭菊娥认为应该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去培养每一名学生,这样不仅学生成长的好,师生关系也会很亲密,最后就是一个和谐团结的大家庭。这种师门文化与氛围是一脉相承的。

赓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郭菊娥认为她们的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的文化,是一个有事共同做,遇事一起冲,协作分享的团队战斗文化。“我们中心已形成遇到重大项目或者课题或者什么事项,团队齐心协力如同战斗打仗,一起向前冲,竭尽全力去完成。像部队一样遇事冲上去,势必攻下每一项任务。”

郭菊娥和管理学院智库研究团队

郭菊娥提到:“我们老教授要把资源和利益向年轻教师释放。作为带头人不仅要淡泊名利,而且要提携年轻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只有年轻教师成长起来了,我们的事业才能后继有人。”

郭菊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弘扬西迁精神、传承交大学风,竭尽全力完成团队科研任务,兢兢业业担当团队党员先锋模范,学术严谨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全力托举青年人投身科研报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尺”芳华,香满天下。郭菊娥推崇的优良学风必将代代传递,滋养更多的青年人努力奋进、开拓向前。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