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映苍穹 她是2000多个患儿的“常妈妈”

大爱映苍穹 她是2000多个患儿的“常妈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24 10: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七年时间里,常向阳救助超过2000个患儿家庭。她用坚毅的臂膀承载着这些困境家庭的希望,她怀着对公益的坚持与热爱,托起了一个又一个虽身处困境但永不言弃的家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暖心的避风港。

以平凡身躯 筑起“爱的集散地”

在与西安市儿童医院一街相隔的位置,有一套200平方米的出租屋,承载着上千个家庭的希望。虽然房间内住着不少人,然而卧室、厨房、游戏、图书等区域一切井然有序,孩子们的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房间内,常向阳正在挨个询问孩子们的情况。

52岁的常向阳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已经在公益路上走了30多年,2000年常向阳下岗后站过柜台,做过服务员,但一直坚持在做公益志愿,她经常参与大病救助的宣传工作,为病患筹款。

201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常向阳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看望一位大病救助的孩子,她发现在病房外、走廊里还有楼梯间,睡着不少患儿家属,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给孩子治病实在经济困难才不得已睡在地上。她不禁想:这些人夏天睡在这里可能还好,冬天可怎么办呢?要给他们找一个“能吃能住的地方”的念头在常向阳心中升腾了起来。“我想让这些有困难的家庭知道,大西安有好人,会有陌生人关爱你。”

正是这次看似偶然的经历,让常向阳暗下决定要给这些治病困难的患儿家庭提供一个管吃管住的免费住处。在家人的支持下,常向阳和平时一起做公益的朋友建立了一支志愿者团队,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对面租下了这间200平米的大屋子,起名为“心羽家园”。

当一切准备就绪,常向阳便经常去医院联系人入住。然而,并没有人相信真有这样的好事,“聊病情人家都挺愿意的,一说到有个可以免费入住的家园,原本聊得热火朝天的人都找个借口走了,说这是不是传销窝点来拉人头的。”

一片好心却被人误解为骗子,屡屡碰壁的常向阳并没有因此灰心,她决定求助医生来介绍需要帮助的病患,果然不到半年,心羽家园便住满了患儿和家属。“治疗交给我,生活上交给常老师,请放心。”西安市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安生说。

这个整洁明亮的家园设置了读书角、休息区、衣物间、开放式大厨房等,冬有暖气,夏有空调,24小时有热水,米面油、肉蛋奶等食品也是免费提供。“现在也有不理解我们的,这很正常。”常向阳说,“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怎么可能真有这种好事儿,但只要他们走进家园,才会发现真的是这样。”

“公益这条路,我会一辈子坚持走下去”

常向阳每天早上会跟大家一起做饭、收拾房间,也会对孩子的突发病情给予指导,每天先给留在医院治病的患儿家庭、需要去医院做检查的患儿家庭带饭,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才轮到自己吃饭。

在“心羽家园”里居住的大部分是来自外地的患儿家庭,常向阳除了帮助这些在家园居住的家庭之外,还帮助在儿童医院周边居住处在化疗后维持期的孩子。为了一个孩子治疗奔波,往往要带上一家人,而这些困难家庭常常要与病魔经历长时间的斗争。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我很感谢这里的每一个孩子给我帮助他们的机会。”谈到已经离开的那些家庭,常向阳说,“我不会主动和他们联系,因为我不希望他们记得这段经历,这种大病的经历太痛苦了,我不希望他们以后还能回想起来这种痛苦。”

为了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每个来心羽家园的家庭要提供低保户证明。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掌舵人,从家园成立之日起,常向阳就立下规矩,不接受社会捐款,只接受物资捐助。

心羽家园一年的开销为30万元左右,维持运转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虽然有患儿家属帮忙做饭、打理日常,但柴米油盐、物业水电等开销一个月算下来就得2万多元,常向阳很快花光了自己打工攒下的钱和父亲的资助款。

最难的时候,常向阳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偷偷哭过。“但哭过之后,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没有理由抱怨,更不能甩手不管。”有志愿者们自发建立微信群,每人每月捐款20元。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从十几人增加到了上百人,但是每天源源不断的开销,让常向阳不得不四处奔波。

随着心羽家园的善举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在西安市政府、慈善协会和一大批好心人的帮助下,每月日常生活开销问题基本解决,家园的设施设备也逐步完善。“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在去年十月给我们的房间做了改造,我特别感恩,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七年多来,这个“家”在无数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的资助下,为2000多个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温暖,用无私的关爱照亮他们求医路上的黑暗时刻。在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心羽家园”的环境越来越好,简陋的铁架床变成了加宽的木质床,还添置了电磁炉、热水器、儿童马桶等家用物件。

“这个事儿我肯定会做,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这辈子认准了就做这一件事。”常向阳说,“我想对患病的这些家庭说:得了病我们不怕,我们只要坚持治疗,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对孩子不抛弃、不放弃,所有的一切难不倒我们,所有的一切打不败我们,我们会和孩子和这个家庭携手并肩往前走。”

爱心接力 将光与热薪火相传

“我是从外地带孩子过来看病的,家里条件不太好,在这边没有亲戚,也没有能帮衬的人。后来在医院遇到了正在发放物资的常姐,她很热心地介绍我来心羽家园免费吃住,我才了解到西安还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地方。”患儿家长敏敏说。

此时正值早饭后,家长们都在厨房收拾着餐具,敏敏擦了擦手:“当时孩子的检查结果没出来,为了省下医疗费用,我就在车上睡了20来天。确诊之后,由于医疗费用实在太高,我们只好把车卖了,用来给孩子看病。”聊起常向阳,她说:“常姐免费给我们提供吃住,还跟我们同吃同住,这份恩情,我真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所有家长在这个爱心小屋里互相鼓励和开导,一起挺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刻。“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患儿家属聚在一起,还可以有说有笑,假如把我们单独分散出去,我们只会整日整夜为孩子的病情担忧,就不会有现在这样乐观向上的场景。”敏敏流泪道,“我们很难自我开导,但是这么多境遇相似的人住在一起,即使遇到了特殊情况,大家也会相互帮衬,相互支持。当所有人团结一心时,我们的精神压力就会减少许多。”

近几年来,心羽家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一个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家庭来到了这里,这些孩子大多患胆道闭锁、脑瘫、肿瘤等慢性疾病,每个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花费都在几十万元。

而在这一间普通的出租屋,承载了太多家庭的希望。其中针对患儿家庭开设的“小白课堂”“医患交流会”“家长板凳会”等传播知识、心理疏导的活动深受家长欢迎,大家都亲切地管家园叫“小家”,孩子们喊常向阳“常妈妈”。

如今的“心羽家园”已经成为一个爱的集散地,不简单是一餐一饭、悉心的照顾,更是在困境中爱的汇聚和战胜病魔的希望。

每一位接受过帮助的家长都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物资在增加,志愿者团队也在不断壮大。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这里的每一件物品、每一笔捐赠,心羽家园都会一一登记。在保证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富余出的爱心物品,都会分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患儿家庭。

常向阳的善举让更多人相信:德不孤、必有邻。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手心微光也可成炬,平凡人的爱意和善举必能汇聚成社会暖流,成为照亮他人前进路上的精神家园和避风港湾!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魏润林

【责任编辑:吴岳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