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西安召开。记者了解到,2023年陕西积极落实中国一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对中亚出口增长221.9%。
2023年,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目标,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3786亿元、增长4.3%,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400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300万吨。
陕西扎实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市场活力。净增“五上”民营企业1182家,新增上市企业7家。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水务发展集团,省属企业实现利润 799.4亿元,居全国第6位。
陕西积极落实中国一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对中亚出口增长221.9%。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5300列、增长15.3%,出口陕西货值增长 26.1%,自贸试验区4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新增有业绩的外贸企业368 家,陕汽重卡、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增长 101.4%、1154%。
陕西高水平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等,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推介,西安闪存芯片、咸阳高端铜箔材料、杨凌麦肯食品、太古里文化商业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相继落地,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9.9%,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2.6%。
2024年,陕西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抓好中国一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落地,落实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合作。支持西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恢复国际航线,增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能级,西安国际港站吞吐量49万标箱以上,力争省内货值增长15%。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开展制度型开放先行试点。更好发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作用。推动外贸增量提质,开展“陕耀全球”百团千企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开拓RCEP 区域等新兴市场,巩固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优势,扩大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日用消费品出口规模,培育锂电池、特色农产品等出口增长点,积极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净增有业绩的外贸企业500家,进出口总值增长8%。高水平办好丝博会、杨凌农高会、榆林煤博会等品牌展会,深化苏陕协作机制,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省份等的合作,积极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抓好456个项目落地。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