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朱鹮展翅飞翔。
4月9日上午,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今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顺利破壳。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月9日摄)。
4月9日,在汉中市洋县,一只野生朱鹮在安静地孵蛋。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驯养笼内的朱鹮(4月9日摄)。
4月10日,在汉中市洋县,一只朱鹮在空中飞翔。
4月10日,在汉中市洋县文同村,一只环志为“94C”的野生朱鹮在树上休息。保护区工作人员根据环志了解到,这只朱鹮2017年在洋县洋州镇云阳村出生,目前各项体征良好。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驯养笼内的朱鹮在树上栖息(4月9日摄)。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熙摄
本报记者 穆骋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每年3月至6月,是“东方宝石”朱鹮的繁育期。在位于秦岭腹地的“朱鹮之乡”汉中市洋县,朱鹮忙着筑巢、产卵、孵化。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工作人员持续开展人工繁育,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新生命到来。
4月9日8时35分,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孵化室,经过20多天的孵化、24小时的啄壳,今年保护区首只人工孵化的朱鹮顺利破壳。这是今年陕西首只人工孵化的朱鹮。
“呵护朱鹮,要像呵护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必须有耐心。”4月17日,55岁的人工繁育中心饲养部技术人员刘义,用滴管将精心准备的“宝宝餐”缓缓滴入幼鸟嘴里,像极了老练的“奶爸”。
出壳后的朱鹮幼鸟在育雏箱生活10天至15天后,会被转移至保护区工作人员设计的自动调温育雏箱里。等到室外阳光灿烂时,工作人员会带幼鸟出去享受“日光浴”,让幼鸟第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幼鸟从出壳到飞翔,一般需要45天。野生朱鹮的孵化,由亲鸟完成。
朱鹮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便会厮守终生。人工孵化是朱鹮种群抢救性保护复壮的一种繁育方式,能有效提高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育成功率。保护区朱鹮人工孵化工作自1992年启动以来,已迎来400余只新生命。今年,保护区已配对28对朱鹮,预计产卵70枚左右,截至4月19日,已迎来8只人工孵化的朱鹮宝宝。
“我们有24间小的饲养笼舍,每个笼舍里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旁边占地8亩左右的野化驯养大网笼,用于训练朱鹮的觅食、筑巢、繁殖能力,为野化放归作准备,也为国内外朱鹮再引入提供优质种源。经过人工饲养和半野化训练后,不管是野外放归,还是在异地建立再移入种群,朱鹮的生存率都非常高,基本上第二年都能成功繁殖。”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段文斌介绍。
不仅是人工饲养的朱鹮,保护区给1987年及以后出生的朱鹮,包括野外出生的朱鹮都佩戴了环志,便于更精准地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和救助受伤、生病、饥饿的朱鹮。它也是科学研究朱鹮婚配、统计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在洋县文同村,5对朱鹮在大树上安了家。“大人、小孩都知道朱鹮是保护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大家经常从树下过,有时候就远远地看着,没有人去打扰它们。前阵子,一个窝差点从树上掉下来,有人就爬到树上把窝扶正。”村民袁巧兰告诉记者。
多年来,陕西在朱鹮活动区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湿地恢复、封山育林,促进了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使朱鹮的生存环境空前改善。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朱鹮保护模式已形成。
山岭无言,数字为证。全球朱鹮种群数量从1981年在洋县姚家沟发现的7只,扩繁到如今的1.1万余只,其中陕西境内朱鹮种群数量7700余只,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栖息地逐步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恢复。陕西累计野化放归朱鹮500余只,输出优质朱鹮种源300余只,帮助我国其他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建立人工种群基地20余处。朱鹮已飞出洋县,飞越秦岭,飞向世界。
作为我国特有的生态名片、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朱鹮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珍稀物种。从7只到突破万只,朱鹮保护被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陕西绿色低碳发展脚步愈发稳健、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鹮翔天下”的美好故事也将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