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总师型”人才 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培养“总师型”人才 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5 10: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太了不起了!中国航天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的结果。”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图书馆内,“陈士橹飞天班”的学生王伟吉正在参观中国航天大事记和西工大成就展,“西工大第一代航天人陈士橹院士,他的一生对中国科技事业、航天事业、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一定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扎根航天科研一线,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大国重器上,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中国航天大事记和西工大成就展是西工大为庆祝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和西工大航天人所做的贡献,让师生们感受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勇气,感受西工大航天人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

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崇尚科学、探索创新、献身航天事业的热情,西工大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围绕“航天精神”“航天科技”“航天体验”“航天展示”四个篇章,推出了名家讲座、前沿论坛、航天竞赛、创想集市、现场观摩、成就展览、天文观测、火箭放飞、航天科普等14个活动,为全校师生呈现一场航天嘉年华!

每到中国航天日,西工大人都会想起陈士橹院士。陈士橹院士是“工信楷模”、“三秦楷模”,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科技工程教育事业作出许多贡献。八年前的今天,在首个中国航天日,陈士橹院士溘然长逝。“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时,陈院士团队就承担了技术攻关工作,开发的故障仿真软件应用于我国载人飞船研制,‘护送’神舟系列飞船顺利飞上浩渺的太空,其故障检测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航天学院党委书记黄越说。

西工大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全国最早创建宇航工程系的高校之一,历史上培养了飞行力学、火箭发动机2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从早年“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杰出校友担任大型央企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深度参与了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成功发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和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欧盟QB50计划“翱翔一号”等多颗立方星,作为内地唯一参与高校联合研制“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在航天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西工大发扬“总师育人文化”,从“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四个方面发力,着力培养学生“强烈使命担当、系统整机观念、宽阔学术视野、扎实知识结构、深度学习思考、良好交流沟通、厚实文体美劳”等7种能力和素质,越来越多具备“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特质的“总师型”人才相继涌现,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赵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