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博物馆桂荫堂(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穆骋摄
扫一扫看精彩视频
我的心里话
汉中市博物馆馆长 卢辉
总书记到博物馆考察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发展传承工作,提升文物研究阐释水平,完善文物陈列展示体系,做强宣教讲解形象品牌,做优服务质量,改善游览环境,筑牢文物安全管理屏障,全面彰显汉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觉之根、文化自信之本、文化自强之源。
(本报记者 穆骋整理)
本报记者 陈艳 穆骋 侯燕妮
汉中日报记者 李佩蓉
汉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作文 胡啸寅 王颖淇
初夏的汉中市博物馆,古树遒劲挺拔、庭院古朴典雅。展厅内,珍贵文物不胜枚举,非遗展品琳琅满目,“天汉风韵”扑面而来。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天汉文脉,绵延悠长。汉中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从博物馆中的文物修复师、讲解员,到非遗手艺人、传承者,他们以匠心传承历史、守护文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做好守护者 让历史遗产“复活”
清洗、除尘、除垢,剔除沉积物后,再由专业修复师进行修复,一件宋三彩釉陶便“焕然一新”。“文物医生”王玉龙日常的工作,就是对一件件破损的宋三彩釉陶进行“体检”。
今年是甘肃小伙王玉龙到馆工作的第3个年头。入职以来,他每天穿梭在文物库、展厅和办公室之间,对可能造成文物损坏的潜在风险进行排查,对文物进行日常养护。
2022年夏天,博物馆决定修复一批宋三彩釉陶,让它们“重见天日”。王玉龙接到一个新任务:跟随专业文物修复团队修复这批文物。
这批陶器2001年出土于汉中市汉台区陈家营宋墓,整体造型精美,人物表情、动作栩栩如生,反映出宋代汉中地区匠人的高超技艺。由于出土时技术不成熟,文物只经过简单的保护修复,就“躺”在了汉中市博物馆的文物库里。
2022年底,通过招投标,一个专业文物修复团队负责修复其中问题较严重的44件(套)宋三彩釉陶。博物馆打算借此机会,培养一支自己的专业修复人才队伍。
王玉龙就是其中一员。在馆内的文物修复室里,王玉龙主动给修复团队打起了下手。修复一件,再搬出来一件。从早到晚,文物修复室灯火通明。经由一双双巧手,无数“时光碎片”被重组起来。
一天,在修复一件文吏俑时,王玉龙在内壁上发现了几处指纹。这是工匠捏制这件陶器时留下的。“看到它的瞬间,我的心跳得特别快。我脑子里浮现的是,身着宋代服饰的工匠目不转睛捏陶器的画面。我觉得自己在与古人对话。我想,让历史遗产‘复活’,就是文物保护的意义。”王玉龙说。
这项工作持续了半年。任务结束后,王玉龙又投入到馆藏8000余件古籍善本核查登记编目工作中。
如今,汉中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正持续“上新”。
去年夏天,博物馆请来专业团队,在每个展厅和文物库安装了监测设备,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量,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为以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石质文物,以及铁质、铜质、纸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量身制定保护方案。
去年年底,汉中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启动。第一期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全市近300件珍贵文物进行二维、三维数字采集,为日后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对文物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作准备。由于文物纹饰图案、文字、工艺不同,最多时,工作人员给一件文物拍摄了1600张照片,全方位记录细节。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深深激励着汉中市文博工作者。
“我们将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发展传承,进一步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提升文物研究阐释水平,完善文物陈列展示体系,全面彰显汉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觉之根、文化自信之本、文化自强之源。”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卢辉表示。
4月19日,在陕西理工大学“汉水流域文献与文学”课堂上,该校文化研究院教授梁中效正为5名研究生上课。他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总书记对历史文化研究之深入,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文博人要更加深入地做好秦蜀古道、两汉三国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
去年至今,梁中效走进全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并持之以恒研究汉中历史文化。他表示,要把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当好“大学校” 让传承“遇见”新一代
今年4月,游客苏楠第3次走进汉中市博物馆。她说:“古人的智慧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震撼。每次听完讲解,我都有新的收获。”
“如今,反复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这对我们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解员熊娇说。
熊娇在汉中市博物馆工作了16年。如今的她,不仅是一名讲解员,还是一名社会教育员。
近年来,带着社教团队策划的“我从汉朝来”“身边的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等课程,熊娇和同事先后走进汉中市11所中小学校,让8500余名学生不出教室就能感受文物的魅力;团队开展的“妙趣横生的传统佳节”“文物寻宝记”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验;学习视频拍摄剪辑、文案创作等新技能,拍摄“天汉故事我来讲”纪录片……讲解员们创新传承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
“以前是孩子们到博物馆来‘上课’。未来,希望每一个书包都能‘装下’一座博物馆。”熊娇说。
现在,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孩子们不仅是参观者,还是参与者。
在汉中市博物馆拜将坛馆区,青少年研学体验中心3D裸眼四折幕情景演绎为孩子们提供了与历史对话的机会。
“哇,我们飞起来了!”
“看,这是‘张骞’,这是‘蔡伦’!他们朝我们招手呢!”
4月28日,汉中市汉台区伞铺街幼儿园在拜将坛馆区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情景演绎中,遨游在历史的“海洋”……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汉风古韵·大美汉中》裸眼3D视频,从4个方向8个维度宣传汉中两汉三国文化、自然生态、特色民俗等文旅资源,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立体化、沉浸式的视听体验。”汉中市博物馆副馆长房飞介绍。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去博物馆“打卡”,正成为许多学校开展研学活动的首选。
2023年,汉中市博物馆接待游客75.9万人次,是2022年的6倍多。面对越来越旺盛的参观需求,博物馆也变得越来越“智慧”。
4月15日,星期一,汉中市博物馆闭馆日。穿过静谧的馆区,工作区内一片忙碌。
业务科办公室内,工作人员被一摞摞历史书籍包围。他们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在电脑上反复修改着文物“数字导览”内容。
虽然“数字导览”只呈现三四百字的文物介绍,但背后的工作并不容易。工作人员要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作出准确、具体的说明。
“拿我正编纂的‘三彩莲灯侍女俑’来说,介绍它时,导览既要说清楚历史背景,还要比对各大博物馆类似藏品的特征,重点说明文物的形态、纹饰等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情况。”业务科科长王雅茜说,接下来,汉中市博物馆将推出更多体验感强的活动,增强展示的趣味性,带领游客感受汉文化的魅力。
吃上“技术饭”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使命”“传承非遗文化,展示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爱上非遗文化”……4月11日,参加完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陈良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
作为汉中藤编代表性传承人、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顺匠心公司”)董事长,陈良顺荣获“陕西省非遗年度人物提名”。对他来说,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良顺匠心公司坐落在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非遗文化产业园内。公司展厅里,一把标价1.5万元的椅子引人注目。
总经理唐芳介绍,这是由丹麦设计师设计、良顺匠心公司制作椅面的新式藤椅。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是“看不到一个接头,而且表面光滑无刺”。为了达标,3个月里,他们反复试验,做了几十种椅面。
终于,产品获得了对方认可。每季度,公司向海外发出4个集装箱约300把同款椅子。就这样,汉中藤编进入了欧美市场,还“牵手”国际奢侈品品牌,成为“时尚新宠儿”。
随着陈良顺的儿子、儿媳加入传承队伍,公司逐渐打开一片新天地:电商销售占总销售份额的70%;仅各种符合年轻人审美趣味的小扇子一年就卖出30万把……
余晓云在公司编藤条已20多年。她老伴也在这里打工,做藤椅的骨架。“我们俩一年能赚四五万元。靠着手艺,我们养大儿子,现在又养孙子。”余晓云高兴地说,藤编产业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幸福感满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言犹在耳,催人奋进。
如何把“小技艺”做成“大产业”,把“小营生”做成“大品牌”?
3月2日,“汉中藤编”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久负盛名的秦巴生态非遗技艺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我们联合陕西理工大学,为推动藤编产业长远发展量身定制了一整套方案,包括选育种植青藤原材料优良品种;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开展产品溯源和数字化保护;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推出更具时代感和实用性的产品。”黄官镇副镇长陈琰说。
在汉中,越来越时尚的非遗项目,还有羌绣。心灵手巧的绣娘绣出了日月山川、花鸟虫鱼,也绣出了美好生活。
4月21日午后,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绣娘们正专注创作。
一根绣针、一团彩线、一块底料、一张绣绷……身着羌袍的绣娘李晓丽,左手捏寸许长的羊毫细针,轻挑慢捻、飞针走线。随着丝线的经纬交错,色彩明艳的花朵渐渐显露出来,就像她慢慢绽放的人生——小时候因意外不幸造成双手残疾,但是羌绣为她打开了一扇窗。
李晓丽正在绣的《春色满园》长1米,需一个多月才能完成。完成后,公司将以3000多元的价格回收。
7年前,李晓丽听说县上要举办免费羌绣技能培训班,就赶紧报了名,跟着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学习,之后一直在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工作。“现在平均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庭,陪伴孩子成长。”李晓丽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是宝马集团定制的羌绣车挂香囊、伴手礼,这是中央民族大学设计的中式刺绣礼服……现在,咱们宁强羌绣‘走’得更远了。”说起这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羌绣代表性传承人、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琴言语里满是自豪。
目前,宁强县建立了11个羌绣基地,培训绣娘超2000人。随着越来越多绣娘的加入,古老的宁强羌绣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汉中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05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人,探索出“传承人的龙头企业+手艺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电商人的线上小铺+创新人的研发基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和联农带农机制。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今成了致富“金疙瘩”。
这些灿若星辰的非遗,正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