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二十载 警法联调终化解

兄弟阋墙二十载 警法联调终化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9 17: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8日,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狄寨村赵氏兄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两双二十年未曾相碰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赵家小院又恢复了从前幸福美满的样子,在“家和万事兴”面前,一切磕磕绊绊都烟消云散。

狄寨村村民赵氏兄弟因宅基地归属问题产生纠纷,就因为这宽四米长八米的小小一块地,二十年来兄弟两家一直矛盾不断,多次发生口角,甚至上升至肢体冲突,随着矛盾不断升级,事态持续扩大,兄弟之间已形同陌路,无法调和。二人矛盾看似是宅基地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是当年赡养老人争吵不断,分遗产时老人未说清楚便撒手人寰,老大认为自己付出得多就应该多分,老二认为既然没有确定,那就该平分,导致双方积怨颇深。

近期双方又因此产生纠葛,据此,狄寨派出所联合灞桥法院及时启动“警法联调”机制,特邀调解员张刃生与民警一起对兄弟二人宅基地纠纷一事进行调处。经过反反复复多次调解,对双方讲法理、说情理、谈习俗,引导他们互谅互让,从“一奶同胞,血浓于水”谈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从典故“六尺巷”谈到可能引发“民转刑”犯罪的严重后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和理性处理问题。经过十余次调解,在“警法”不懈努力下,参照此前法院判决,双方重新细化了宅基地地界,并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对法院、公安的调解工作表示满意,对特邀调解员、民警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该起纠纷的圆满化解是情法理的有机融合,也是“警法联调”机制的生动实践。灞桥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实效,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