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陕西洛川县法院旧县法庭将庭审“搬”到旧县镇候井村委会,在党建室成功化解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同时为旁听群众“零距离”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高某与段某系同村村民,2000年12月,二人合伙在内蒙古乌拉山做苹果生意,后经双方核算,段某欠高某3155元,并向高某出具了欠条。二十多年来,虽经高某多次催要,但段某均以无力偿还为由分文未付,高某无奈之下便诉至法院,请求段某偿还该笔欠款及利息。
受理该案后,庭长李剑经过认真查阅案卷材料,发现该案标的虽然不大,但是时间跨度太长,若不彻底化解纠纷,将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矛盾和积怨。于是当机立断,带领辅助人员携卷下乡,经过四处调查走访后,通知双方到村委会现场开庭审理。
庭审过程中,双方情绪异常激动,一度陷入僵局。庭后,李剑经过认真梳理双方的对话及调查事实,快速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后,便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分别对双方进行耐心解释和疏导,让相互对立的情绪渐渐缓和起来并且有了共同话语。随后趁热打铁,通过“背靠背”的方式不厌其烦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终达成了一致还款协议。
庭审结束后,李剑还组织干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示操作等形式,向在场村民普及推广“码上法庭”APP,并就如何通过小程序提交诉讼材料进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