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畅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金融保障。
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地区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以来,我们落实总行降准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全省87家中国农业银行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比中国农业银行低3个或1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超2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彤介绍说。
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从存贷两端引导利率下行,引导省级主要法人机构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和产品利率,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同时,规范银行定价行为,维护存款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构建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利率环境。加强窗口指导,及时传导相关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截至6月末,陕西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50%,高于存款增速近3个百分点,高于陕西省GDP增速4.2个百分点。1-6月,陕西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089.2亿元,同比增加370.6亿元,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3855.45亿元。6月,陕西省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实现了量增价减。
聚焦五篇大文章用足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准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继续用好传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上,聚焦五篇大文章,新创设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实现了对五篇大文章领域基本覆盖。”李彤说。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工具在陕落实落地。同时,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与相关省级部门紧密合作,加强货币、产业、财政政策协同,全面推进“货币政策工具+产业链”工作,将人民银行低成本资金精准传导至制造业、文旅、农业等重点产业链。截至6月末,已使用18.4亿元支农再贷款专项额度用于支持茶叶、苹果、生猪等产业链,7.9亿元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用于支持太阳能光伏、钛及钛合金、铝镁深加工等产业链。
强化货币信贷政策传导 推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辖内绝大部分银行成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推出“户用光伏贷”“塑料品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挂钩”等上百种绿色金融产品,2家银行引入国际通行的“赤道原则”,19家金融机构进行了碳核算。陕西省绿色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陕西省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7767.61亿元,同比增长27.43%,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19.0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绿色贷款新增852.53亿元,其中,投向清洁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的贷款占比85.41%。
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下沉、加大县域信贷投放。发挥产业链对上下游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行长+链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一链一行”“金融兴产强县三年行动”等工作,增强金融的普惠性,今年以来对重点产业链发放贷款2121亿元。
此外,协同相关省级部门指导铜川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出台铝产业转型金融服务指引等政策文件,推动陕西省首批相关小微企业转型贷款产品在铜川落地,打造智慧乡村金融服务平台等20个具有“铜川特色”的数字普惠金融典型应用。
完善养老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提升对养老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金融机构依托专业化养老机构收费权等创新推出专属产品,打造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巩固适老化支付服务全覆盖工作成效,陕西省6668个银行网点全部完成适老化改造,普遍设立“爱心窗口”,对银行APP进行适老化界面改造,为老年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银发无忧”系列服务,不断优化养老金融服务。
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明确金融与科技融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指导金融机构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据融合应用、拓展数字化服务场景,形成57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将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围绕五篇大文章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多金融力量。”李彤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赵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