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2% 居全国第十

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2% 居全国第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29 16: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工作情况。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冀峰介绍,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72.20%,较上年提升0.4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86.63%,较上年提升0.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近三年,陕西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3.69%、39.30%、32.81%。

在“三项改革”政策带动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改革单位从高校逐步扩大拓展到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中央驻陕科研单位、省属企业。截至目前,参改单位达到168家,10.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2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803家、620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

同时,2023年,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120.99亿元,同比增长34.95%;就地转化的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额占比,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11.1和4.5个百分点。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中陕西省4所高校跻身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前50强,在2023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陕西省8所高校上榜,数量居全国第四。

“在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稳妥推动改革,探索形成了‘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冀峰说。

“一院”即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累计培育45家科技型企业,其中7家上市公司。“一所”即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科技企业512家、总估值6332亿元,其中在陕孵化企业114家、总估值1081亿元。“一校”即西北工业大学,将292项专利技术作价4.9亿元,参股成果转化企业71家,其中2家上市企业、7家省级“链主”企业,通过退出股权获得成果转化收益24.36亿元。“一港”即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与211家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成83个企业主导的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推广科技成果1600余项,在陕孵化企业213家。“一企”即陕西煤化工技术研究院,实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600余项,开发高技术产品100余种,实现成果转化收益33亿元。

同时,陕西省政府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促进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合作协议,根据三所高校与在陕企业签订的横向科研项目合同实际到账金额、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企业数量及规模等情况兑付2024年度奖补资金1.344亿元,实现2896项科技成果在省内的有效转化。

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以参与改革的高校、院所、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便利化、高效化、精准化、常态化科创服务,实现了从“创新主体找资源”到“为创新主体送服务”的转变。路演对接常态化开展。建立“1+N”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形成“每周发布+月度专场”模式,持续优化科技成果同产业转化、金融投资高效对接的路径通道,分类举办高校院所专场路演、重点产业链系列路演、成果路演地市行等活动637场,推介发布项目7530项,累计融资超62亿元,通过“以演代评”方式对落地转化的120个项目给予5533.8万元后补助支持。

冀峰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促进秦创原建设和“三项改革”协同增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努力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