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法院“温情调解” 化矛盾为握手言和

鄠邑法院“温情调解” 化矛盾为握手言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14 16: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西安市鄠邑区法院执行局法官石志蔚巧用温情软化矛盾,通过用心用情与被执行人及家人沟通交流,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让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

“石法官,谢谢你,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这个年该怎么过”。刘大姐一边说一边用颤抖的双手紧握住石志蔚表示感谢。

刘大姐的丈夫何杰与李丰是一个村的表亲关系,在为李丰修建住宅时,何杰所站的两块楼板突然断裂,摔成重伤,经鉴定为九级伤残,需要由人全天护理,刘大姐一大家原本靠着何杰在外打工养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何杰住院期间支付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实在无力承担。刘大姐多次和对方协商,却都被以没钱为由置之不理,后经鄠邑法院判决赔偿何杰各项损失共计19.94万元,但李丰却迟迟未给付赔偿款。高昂的医疗费和护理费像座大山一样压得刘大姐喘不过气,于是向鄠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执行立案后,石志蔚法官第一时间采取各种措施查控李丰的财产,却发现李丰名下并无财产可供执行。联系被执行人李丰时,都以各种理由推脱。

“法官,我丈夫现在卧病在床,家里没钱没收入,我们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了,他不赔钱,我们一家人怎么活……”

被执行人还未找到,申请人何杰的女儿小琳却因父亲病情,家中没有收入,心里着急一气之下向学校提出退学申请,准备远赴他乡打工挣钱,为家里减轻负担。刘大姐着急的手足无措,难过的向法官诉说着。

面临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石志蔚迅速调整执行策略,启动执行联动机制,与政府、村委会通力协作。同时,对刘大姐的女儿进行心理疏导,给她信心和学业指导。

针对李丰不愿主动配合执行的情况,石志蔚便从李丰的儿女处作为突破口。

“这是我父亲的事情,为什么把我喊过来?”

“刘大姐本来也像你们一样有个幸福的家庭,但现在她丈夫不仅卧病在床,家庭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女儿小琳也需要这笔钱继续完成学业。请你来是因为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希望你们能够站在刘大姐的角度想想,回去劝劝你们的父亲主动履行生效判决。”

“之前没想过这么多,这钱本就是我父亲该给的,我愿意替父亲拿钱,也替我的父亲当面向他们表示歉意。”

最终,在石志蔚从法律和情感道德方面的劝说下,李丰的子女愿意主动帮助父亲履行偿还义务,顺利将案件款19.94万元汇入何杰的账户,李丰本人也来到了法院向刘大姐一家表示深深的愧疚与歉意。最终该案顺利执行完毕。每一起判决不仅是对案件的裁判,更是对公平与正义的守护;每一次执行不仅是对法律文书的落实,更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鄠邑法院将不断创新执行方式,用“真金白银”兑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中当事人名字系化名)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石志蔚 南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