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凝视——陕西纪实摄影六人作品展”亮相西安

“时空凝视——陕西纪实摄影六人作品展”亮相西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2 17: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1日,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时空凝视——陕西纪实摄影六人作品展”开幕。本次展览汇聚胡武功、潘科、谢爱军、彭祥杰、火炎、苏晟六位摄影家的120余幅作品,以跨越半个世纪的影像叙事,勾勒陕西地域文化变迁与时代精神图谱。

开幕式上,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表示,六位艺术家的作品,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维度,从黄土地的农耕记忆到工业文明的裂变,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到城乡巨变的阵痛,每一帧画面都是一份未被修饰的“历史档案”。他们的镜头语言,既是对陕西地域文化的深度勘探,也是对人性本质的哲学叩问。本次展览的学术意义,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纪实摄影的“工具性”局限,将陕西经验升华为一种普世的人文观照。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陕西摄影群体文化价值的当代诠释。陕西摄影群体作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见证者,其创作实现了从政治宣传到人文关怀的范式转型。本次展览突破技术本体,将镜头语言置于社会变革的坐标系中,使影像成为解读四十年社会变迁的棱镜。这种从“作品展示”到“知识生产”的跃升,也标志着美术馆作为文化枢纽的角色重塑,期待展览能激发更多关于影像与时代关系的深度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六位艺术家将参展的120幅作品及原始底片无偿捐赠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这些镌刻着岁月变迁与人性温度的影像,将成为美术馆解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视觉密码。

开幕式结束后,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本次展览的嘉宾对谈活动。与会嘉宾以“陕西纪实摄影的在地价值与时代意义”为题,就陕西纪实摄影在文化传承、社会记录等关键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对谈。

这场展览,也犹如一场关于“在场”的对话:镜头下,从黄土高原的诗意,到现代生活的写实——6位摄影家的视觉语言各异,却共享着同一种精神底色:对真实的热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现场的忠实驻守。这些作品,与陕西的文化基因紧密交织,从秦岭山脉的生态叙事到陕北高原的生命张力,从西安城墙的厚重肌理到市井街巷的微观日常,以“在地性”为根基,呈现出超越地域的思考维度。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此次集结六位摄影家的代表作,不仅是对陕西纪实摄影脉络的一次梳理,更试图以影像为媒介,构建起一座连通个体记忆与集体经验的桥梁,让观者在视觉震撼中触摸到时代的体温。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讲座、公教活动等系列艺术活动,为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展览将展至2025年4月20日。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