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省科技厅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依托秦创原和“三项改革”推动“双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为全省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在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陕西加速推进相关工作。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建设推进会,建立省市联动机制,促使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18位,较上年提升1位,在中国上榜集群中居第7位。同时,省科技厅面向重点产业链征集技术需求,推动有组织科研攻关,启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征集,部署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77项,并构建了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双向”快速响应机制,已组织对接37次,推介成果及需求130项。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也全面铺开。省科技厅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工作。成立全国首家高校技术经理人学院并启动培训,推动高校间联合成立研究院。编制人才目录清单,为重点工业产业链匹配2172名科技人才,促进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此外,还召开科技金融融资对接会,发布优质成果、推介优秀企业,为部分“创新积分制”企业促成融资 2.73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效显著。省科技厅加大政策宣传,推动改革向多领域延伸,探索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模式,发布服务能力清单,强化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先使用后付费”平台上线,多地开展“先投后股”试点。今年以来,新增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139项,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87家,一季度全省登记技术合同7254项、成交额546.98亿元。目前,“三项改革”试点单位已拓展至201家,众多职务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大批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晋升职称。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持续升级扩能。省级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成,工作专班入驻总窗口服务。通过构建省市联动体系,布局“四链”融合项目,新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高质量建设21个创新聚集区,编制相关清单,一季度新落地科创项目108个。
展望未来,省科技厅将从多方面发力。大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高能级平台建设;持续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畅通关键链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秦创原“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格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创新动力。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