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生并进 文旅城乡齐驱:雁塔临潼深化改革赋能西安发展

经济民生并进 文旅城乡齐驱:雁塔临潼深化改革赋能西安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8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7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雁塔区区长王建军、临潼区委书记黄可到会,介绍有关情况。

雁塔区:经济总量居首 民生稳步推进

发布会上,王建军介绍,2024年,雁塔区围绕“干好‘一三五’、走在最前列”年度总目标,统筹经济与民生工作,成果丰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12.67亿元,占全市24.9%,固定资产投资280.96亿元居全市区县第一,新增“五上”企业187家。

民生支出达48.9亿元。建成103个创业驿站,城镇新增就业1.79万人。医疗上升级医联体,教育方面建成5所学校、新增3810个学位。风险防控创新“1169”消防模式,落实债务“四色预警”机制。

2025年,雁塔区将打好经济提振主动战,锚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年度目标,实施计划管全年、过程管结果,抓投资、促消费、强产业,确保全年新增“五上”单位260家以上,总数超1000家,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资源配置保障战,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开展“一地一方案”促进行动,精准配置土地资源,全年征收土地144亩、储备土地1646亩、供应土地1521亩。打好风险防控阻击战,切实做好“保回迁”“保化债”工作,全面加快安置楼建设。杜绝新增隐性债务。

此外,2025年,雁塔区将聚力攻坚项目赋能,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签约引资项目投资额110亿元以上;聚力攻坚产业提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0家,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扩容升级雁塔信息产业园、西京科创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环小寨创研圈,确保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入驻企业15家以上;聚力攻坚深化改革,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80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推动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3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5亿元;聚力攻坚城区转型,着力在拓展功能、优化治理、共建共享上下功夫。高质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创新“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4万人以上。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行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强“158”紧密型医联体,全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临潼区:文旅经济亮眼 城乡发展加速

临潼区委书记黄可介绍,2024年,临潼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在库“五上”企业328家,文旅收入282亿元、增长12.05%,石榴出口创收15亿元。建成9万亩高标准农田,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重点村58个。

2025年一季度,临潼区实现“开门红”:GDP增长5.5%,区属固投增长5.3%,工业投资增长7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未来,临潼区聚力六大突破:深化校企合作,建科创走廊,计划新增规上企业25家;77个项目三季度80%以上开工,全年固投目标超90亿元,促文旅消费升级;拓展外贸,进出口总值力争增长11%,携手浐灞建西部商贸物流区;启动22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5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10个省级示范村;守护秦岭生态,确保骊山森林覆盖率超80%;强化网格化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西安以“深化六个改革”为引领,雁塔区发力数字经济与楼宇经济,临潼区推进城乡融合与开放提升。两区协同互补,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