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次为家庭教育立法 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法治基石

陕西首次为家庭教育立法 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法治基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8 10: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7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刘李娜介绍《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有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2025年5月1日《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这是陕西首次在家庭教育领域进行立法,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为推动陕西省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刘李娜介绍,《办法》共三十五条,主要内容分为工作机制和职责任务、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联动机制与支持服务、社会协同参与、特殊群体帮扶、法律责任、施行时间等七个方面。《办法》聚焦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科学育儿新期盼新要求,着力解决现实问题,形成了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填补了陕西省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

在压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方面,《办法》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进行了补充完善。明确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如祖父母等,负有协助家庭教育的义务,强化家庭内部协作。同时,细化委托照护责任,要求家长在委托他人照顾孩子时,充分考量被委托人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状况,并共同承担教育责任。此外,针对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实施家庭暴力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办法》还进一步细化了家庭教育重点内容,要求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规范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增强实操性。其中特别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尊重其参与家庭事务和表达意见的权利;对安全防范教育、心理健康疏导、网络合理使用等内容进行了细化;新增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相关条款,着重培养未成年人的珍爱生命意识和情绪调适能力;增设性别平等意识条款,倡导在家庭角色分工、资源分配和教育机会等方面公平对待子女,营造健康平等的家庭成长环境。

面对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办法》也给出了应对之策。针对亲子关系问题,鼓励家长增加亲子陪伴时间,通过游戏互动、亲子阅读等多样化方式提升陪伴质量。为缓解家长的养育焦虑,要求教育、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免费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同时,推动学校和社区广泛设立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实践活动,助力家长提升教育能力。此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特殊情境下的家庭教育服务,鼓励用人单位承担假期和突发事件中的未成年人托管服务。

在构建家庭教育协同机制上,《办法》以引导家长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为核心,充分尊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自主性,不强加干预,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社会的促进作用。通过一系列倡导鼓励性措施,如鼓励支持高校开展家庭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利用各类公共资源进行公益宣传、推动网络通信单位免费推送公益信息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并且,对社会化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准入条件,要求依法登记,建立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发展。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