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加剧、常规措施效益递减等行业难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创新实施“党建铸魂、技术赋能、管理提效”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推动措施稳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该厂日均增油量较去年同期提升42.8%,方案符合率同比提高5%。
今年以来,在党建引领方面,该厂创新开展“党员先锋岗、现场教学”活动,将技术培训课堂搬至压裂作业现场。技术能手崔长庆带领党员突击队围绕“施工重点工序、重点参数”等内容,开展“理论、实操”专题培训,重点突破前置PEG堵水压裂等关键技术参数控制难题。在路42-20井压裂作业现场,崔长庆指着监测仪上面的压裂曲线向学员强调各阶段的压力变化节点。“此次压裂不仅顺利完井,也实现了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的双提升。”崔长庆在现场表示。
针对油藏开发时间长、措施效果递减等技术瓶颈,该厂组建地质工艺联合攻关团队,针对陕123-DP10区等区块开发难题,探索以“调-堵-转-控”结构化改造技术模式的井组提单产试验,在低液低产、高含水、欠注低压三类典型问题井中试验以“堵、转、增、扩、驱”为核心的井组整体缝网补能+宽带压裂技术。重点试验的9注14采项目中,已有3口水井成功实施梯次充填作业,有效改善了低液低产、高含水等三类典型问题井的开发效果。
在管理提效方面,该厂创新构建“措施选井-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大路沟作业区试点开展“靶向帮扶、精益上产”专项行动。采油工艺研究所带领技术团队驻点攻关,通过区块开发矛盾再认识、储层地质特征再研究、砂体连通关系再判断、压力状况再分析、井筒生产状况再落实,系统分析作业区各油藏、各单井潜力,利用动态分析优化方案设计20余口,实现方案符合率同比提升5%。“我们建立了实时优化机制,单井措施方案平均优化周期从7天缩短至3天。”采油工艺研究所李世辉在油藏动态分析会上介绍。
据悉,该厂正加快推进智能决策系统开发应用,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为老油田持续稳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新强 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