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度十大审判执行案件暨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雁塔区人民法院2024年度十大审判执行案件、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雁塔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晓艳,党组成员、副院长柏小彬,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洁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雁塔法院宣传工作负责同志赵媛主持。
过去一年,雁塔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锚定“全省示范、全国一流”目标,紧扣全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全面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雁塔法院从2024年审执结的案件中梳理选取了社会关注度较高、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0件审判执行典型案件和10件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通过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与期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此次发布的2024年度十大审判执行案件,涉及中介服务、预付消费、企业管理、邻里关系、赡养义务、职务犯罪等社会生活重点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通过公正裁判与高效执行,清晰划定了权责边界与行为规则,向全社会传递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鲜明司法导向。
此次发布的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涉及中小企业权益保护、招投标程序规范、科创企业护航、电商诚信经营、商业秘密保护、危困企业挽救等营商环境核心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市场主体的精准施策与创新实践,通过司法实践彰显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向全社会传递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激发市场活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司法信号。
每一个办案过程都有精彩的法治故事,每一起典型案例都是生动的普法教材。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一方面能够推动法官强化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深切期盼,用公正审判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的规范指引作用,让司法公平正义从“纸面条文”转化为社会能看懂、愿遵循的行为指引,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更具体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和引导作用,让公众清楚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违法,以及违法的法律后果,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量。
近年来,雁塔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夯实法治根基,推动服务升级,为辖区发展持续注入法治新动能。
锻造司法服务“硬核实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建设,设立“中小微企业立案绿色通道和自助服务区”,为企业办好事,让企业好办事。积极运用“金融类案批量智审系统”,推动智能化、快捷化、便民化办案模式,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以上。
打造涉企纠纷“雁法模式”。丰富“共享法庭+”品牌集群内涵,建立“无讼社(园)区”长效机制。通过“法企直通车”,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精准回应企业需求。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雁塔法院调解室”“陕西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吸纳特邀调解组织20个,线上线下调解员194名,通过特色调解将企业纠纷化解在前端。
擦亮知识产权“金字招牌”。唱响“赋新雁”新质生产力和“雁知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成立知识产权审判中心,开辟知产纠纷从立案到审判的“绿色通道”,充分保护了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雁塔法院将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让更多创新举措落地生根,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司法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雁塔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西安市“深化六个改革”,西安市委政法委“两行动、两措施”等工作部署,围绕全区“三战六攻坚”重点任务,对标全省法院“八项重点工作”,以“1863”工作法为抓手,推进“六个院”建设,深入开展法院“六强六优”活动,全面打造“最美新时代法院”,切实在“当好领头雁、走在最前列”的新征程中展现人民法院的担当作为。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