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到瓷都:西工大学子探秘景德镇 解码千年瓷韵传承文化根脉

从长安到瓷都:西工大学子探秘景德镇 解码千年瓷韵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4 10: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8日,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花语世界,瓷韵越古今”社会实践队一行7人,在江西省景德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参观博物馆、座谈调研、拜访大师、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等活动,探寻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

校馆对话:触摸陶瓷艺术的古今对话

实践队首站走进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博物馆和元青花馆给实践队留下了深刻印象,博物馆内陈列着众多具有现代艺术感的陶瓷作品,它们形态各异,充满创新精神,展现了陶瓷艺术在当代的无限可能。

随后,实践队员与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君刚、教授宁武成进行了座谈交流。交流中,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景德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同时也分享交流了学校和学院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动实践。

大师引路:感悟匠心传承的守正创新

在随后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们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在交流中,刘远长大师分享了自己数十载深耕瓷艺的心得,座谈中,他介绍了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的发展历程,并从传统依山而建的“龙窑”,到元代的馒头窑,再到从泰国引进的梭式窑,系统讲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在刘远长大师的建议与指导下,从亲手拉坯感受泥土的韧性,到捏塑造型释放创意,再到尝试上釉赋予作品色彩,实践队员们亲身参与到陶瓷创作的全过程。

面对非遗传承如何平衡“本土化”与“国际化”的问题,刘远长表示,只有走出去开展国际交流,才能了解其他国家真实的制瓷水平,认识到彼此间的差距后,方能改进本土制瓷技术,进一步提高成品率。

馆藏寻踪:读懂凝固史诗里的文明密码

实践队一行分别参观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队员们在深入了解御窑瓷器的精湛工艺与历史价值后,对“皇家瓷艺”的严谨与辉煌有了更直观地认识,也对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队员们在感受古人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的同时,各种充满创意和现代感的作品,展示了陶瓷艺术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实践队员对陶瓷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最后结束参观位于浮梁县新平村的瓷宫时,这座由余二妹老人历时7年多亲手打造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瓷板画,无不讲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将陶瓷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

实践队成员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生动体验,更是认识、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实践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