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源截污+长效监管 兴平让退水渠重现清水绿岸

控源截污+长效监管 兴平让退水渠重现清水绿岸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7: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陕西省兴平市人民检察院以“生态环境检察守护绿水青山宣传周”为契机,聚焦耕地保护、流域治理、资源监管等关键领域,打出公益诉讼检察“组合拳”,用法治力量筑牢生态屏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兴平大地落地生根。

兴平市某处退水渠存在黑臭水体,经检测,该段黑臭水体级别为重度黑臭。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多次现场调查,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黑臭水体进行拍摄固定证据,核实案情。在充分取证后,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就该案召开了听证会。听证会上经过讨论,厘清了各行政机关职责,并就黑臭水体协同治理达成了共识,为黑臭水体的治理奠定了基础。随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了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退水渠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相关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关于加强该退水渠黑臭水体整治的专项会议,制定了整治方案,并将黑臭水体排查结果及整治达标期限在兴平市政府官网进行公布。与此同时,治理项目已逐步启动。同时,行政机关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强化控源截污措施,对周边居民用户的排污管道全部进行封堵,将居民用户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严厉打击在河道和河岸附近倾倒垃圾的行为,加大整治力度,杜绝整治完成后,无人监管的现象;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对河道的日常巡查管护,从源头到日常监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是老百姓向往的自然景观。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司法与普法相结合,全方位推进“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朋友圈”。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