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子洲:黄土塬上果飘香 就业增收两不误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子洲:黄土塬上果飘香 就业增收两不误

来源:榆林日报 2025-08-30 14: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时节,子洲县周家硷镇连绵的塬峁上呈现出一片火红景象。由陕果集团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的2000亩鸡心果种植基地,迎来了首个丰收年。该基地整合了前湾、中湾、后湾三个村的土地资源,如今,园内一颗颗形如鸡心、色泽艳丽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枝头,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颗颗红润的鸡心果,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为周家硷镇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描绘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动人画卷。

这片丰收果园的成功运营,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带动村民实现就业增收。当前,“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干活有薪金”已成为三个村村民们的真实写照。该基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在果园日常管理、作物养护等全流程工作中,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参与,让村民无需外出就能实现多元增收。

后湾村68岁的村民刘东花,就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刘东花说:“我在果园干了3年,一年能挣1万多元。”据了解,像刘东花这样在基地实现稳定就业的村民有近40人。到了施肥、疏果、采摘等用工高峰期,基地日均用工量超过80人,不仅切实解决了三个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更让“离土不离乡、就业在家门”变成了现实。

村民能稳定增收,背后是鸡心果产业可观的经济效益作支撑。鸡心果学名为锦绣海棠,因外形美观、口感脆甜、营养丰富,近年来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持续攀升,逐渐成为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特色果品。陕果集团正是看中其市场潜力,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阔的市场渠道,将这片黄土旱塬精心打造成了高标准现代化果园,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基础。

据基地负责人刘彦富介绍,今年是鸡心果首年丰产,预计总产量可达30万斤,按照当前市场最低收购价,产值将突破150万元。随着果树逐渐进入盛果期,亩产和产值还将大幅提升。这片曾经的黄土旱塬,正因这小小的鸡心果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鸡心果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从民生效益到产业价值,周家硷镇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以往农户分散经营的局限,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升。而特色果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旧面貌,更吸引了部分年轻人返乡就业,为乡村注入了人气与希望。

通讯员 闫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