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大城子镇:游客品尝苹果香 荒沟蝶变振兴路

宁城县大城子镇:游客品尝苹果香 荒沟蝶变振兴路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09-03 08: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日,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百花沟内,澄澈蓝天如洗,悠悠白云似棉絮点缀其间。山间清风裹挟着浓郁果香与草木芬芳拂面而来,沟谷里溪水潺潺,沿蜿蜒石径叮咚流淌,两岸植被繁茂,翠绿枝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光泽,偶有彩蝶于花丛间翩跹。正是这片生态宜人的山谷,迎来了赤峰市首届百花沟富硒野果丰收采摘暨民企协会团建节,数百名民企协会会员与游客穿梭在硕果累累的果园中,或伸手采摘缀满枝头的富硒苹果,或围聚舞台旁欣赏民族特色歌舞,或与同伴在果树下合影,尽情享受丰收喜悦与田园惬意。

9月2日,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参加赤峰市首届百花沟富硒野果丰收采摘暨民企协会团建节的会员,正在苹果园留影。(李富 端木 摄)

9月2日,宁城县大城子镇,参加赤峰市首届百花沟富硒野果丰收采摘暨民企协会团建节的会员,正在苹果园留影。(李富 端木 摄)

走进苹果园,连片果树枝繁叶茂,红、绿相间的苹果如玛瑙般垂挂枝头,微风过处,果香混着草木清气扑面而来。参加团建节的会员兴致盎然:有人踮脚摘果,捧在手心细细端详;有人举着果实与伙伴相视而笑,让镜头定格收获瞬间。不远处小广场上,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表演者击打着鼓面,明快鼓点与欢歌舞姿交织,将丰收欢腾传递给在场每一人,现场洋溢着热烈温馨的节庆氛围。镜头里,游客捧果的满足笑容、民族服饰与硕果果树的相映成趣,构成秋日里充满生机的乡村振兴画卷。

谁能想到,如今百果飘香、游客如织且生态秀美的百花沟,曾是“养活不了几十口人”的荒沟。63岁的宁城县松树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云祥是土生土长的百花沟人,回忆二十多年前的家乡,他满是感慨:“那时候人均不足十亩贫瘠山地,产量低到‘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做一锅’,养不活人,我只能跟年轻人外出打工。”

改变始于2006年。在外小有成就的刘云祥毅然返乡,拿出积蓄又多方筹措,总计投资400多万元,带领乡亲开垦荒山。镐刨锹铲间,贫瘠山地渐成适宜种植的果园,且沟内山水草木被悉心守护,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二十余载深耕,百花沟建成3000多亩苹果种植基地,沟谷溪水愈发清澈、山林愈发葱郁。刘云祥还依地势引进大枣、罐梨、西梅等百余种果树,让荒沟变“百果园”,带动周边30多户村民致富。

9月2日,宁城县大城子镇百花沟,经理刘云祥正在向参加赤峰市首届百花沟富硒野果丰收采摘暨民企协会团建节的会员介绍富硒苹果。(李富 端木 摄)

扩大规模之余,刘云祥深知“提质增效”是产业长久发展关键。他请农业专家分析改良土质,坚持增施农家肥保传统风味,科学搭配有机肥提微量元素含量。经5年试验培育,终于产出每千克硒含量达43毫克的富硒寒富苹果,如今每亩收入较以往增一万多元。“村里30多口人,单林果业年人均收入就达3万元。”刘云祥话语满是自豪。

9月2日,宁城县大城子镇百花沟,经理刘云祥正在向参加赤峰市首届百花沟富硒野果丰收采摘暨民企协会团建节的会员介绍富硒苹果。(李富 摄)

果香鼓起村民“钱袋子”,更引来八方游客。如今的百花沟,生态画卷四季铺展:春日,漫山果树绽粉白、淡红花,与青山蓝天相映如水彩画;夏日,枝叶织就绿荫,溪水清澈见底,鱼虾石缝嬉戏,游客蹚水享清凉;秋日,果树挂满五彩果实,山林染上黄红,似打翻调色盘。从春到秋,游客络绎不绝,春日观花、夏日戏水、秋日摘果,尽享好山好水好生态包裹的田园趣。正如一位连续四年专程来的游客所说:“百花沟苹果脆甜、品质好,还山清水秀像天然氧吧,多跑点路也值。”

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让百花沟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土还是原来的,但生态好了,收入涨了,还成了旅游休闲绝佳处。”刘云祥笑着说,“现在村里10多户忙着建颐养民宿,让游客清晨听鸟鸣、傍晚看山雾、夜里枕溪水声入眠。”

9月2日,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参加赤峰市首届百花沟富硒野果丰收采摘暨民企协会团建节的会员,正在表演节目。(李富 端木 摄)

曾经贫瘠的荒沟,如今蝶变为集生态种植、休闲旅游、民俗体验于一体的“金沟”。这场丰收采摘暨团建节,既是百花沟丰收成果的展示,也是其二十余载产业转型、生态立村的见证。乡村振兴浪潮中,百花沟以果香铺就的振兴路,让人们看到绿水青山间的勃勃生机,也为更多乡村提供了范本——守护好生态底色,方能绘就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振兴图景。(李富 端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