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沙漫天到绿意盎然 昔日“难啃之地”蜕变为生态工业交融新图景

从黄沙漫天到绿意盎然 昔日“难啃之地”蜕变为生态工业交融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3 15: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毛乌素沙漠腹地曾被称作“难啃之地”——昔日,黄沙漫天卷,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苏东采气人曾在这里顶着风沙作业,一天下来满脸满身都是沙尘。如今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五厂的景象已大不相同:连片的草坪顺着地势铺展,储气库旁的水泊映着蓝天白云,黄色管线、白色脱水塔与红色房顶错落其间,偶有牛群在草地觅食——昔日“沙海”,正悄然蜕变为兼具工业风貌与自然生机的“塞上江南”。

这场生态蝶变,源于该单位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长期践行。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覆盖区域,该单位从开发建设之初,便将生态保护与能源生产统筹考虑,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融入气田规划、建设、运营的各个环节。

针对毛乌素沙漠干旱少雨、风沙频发的特点,苏东采气人引入“草方格”治沙技术。通过铺设稻草方格截留水分、削弱风力,为沙棘、杨树等耐旱树种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经实践检验,这套技术让树木成活率突破90%,一颗颗幼苗在沙地里扎下根,渐渐织就了抵御风沙的绿色屏障。

生态保护既要“植绿”,更需懂得“让绿”。为守护沙地柏自然保护区这一生态敏感区域,该单位主动调整开发方案,退出相关区域开发,以短期规划调整换取生态长远安全。对于新建井场,坚持 “先绿化后作业”,打造绿色环保的生产环境;对于老旧井场,逐一开展生态化改造,让昔日沙化区域重焕生机。在井场、场站周边及道路两侧,大规模植树种草行动持续推进。截至目前,气田已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绿化建设、绿地养护、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工作。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 “沙退绿进” 的扎实步伐:累计栽植树木10万株,铺设草坪81807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 553674平方米,生产区域绿化覆盖率超90%。如今走进苏东气田,工业设施与绿色植被和谐共生,“景中有井,井在景中”成为常态,曾经的“沙窝子”,逐步转型为生态与生产协同发展的“绿色气田”。

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惠及气田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休息时,员工们会沿着集气站周边的绿地散步,在草坪上拍照记录,呼吸着带有草木气息的空气。“现在看着满眼绿色,干活也更有劲头了。”老员工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环境变化的认可。

从风沙漫天到绿意盎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五厂的生态蜕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更是能源企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活缩影。未来,苏东气田将继续坚守“建一座场站,留一片绿色”的承诺,在推进沙漠生态治理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让毛乌素沙漠上的“绿色图景” 愈发鲜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书写更扎实的答卷。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董婷)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