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植”心间 检察干警进校园上好新学期“安全必修课”

法“植”心间 检察干警进校园上好新学期“安全必修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5 09: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学期伊始,为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提升孩子们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走进辖区各中小学,开展“快乐普法,安全‘童’行”主题活动,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师生们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必修课”。

活动现场,检察干警没有采用枯燥的法条宣讲,而是用孩子们听得懂的通俗语言,从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类型入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一一还原了 “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故意孤立同学”“传播不实谣言”等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还细致讲解了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身心伤害与法律后果。原本抽象的“校园安全”,在干警的讲述中变得具体可感,孩子们都睁大眼睛认真倾听,时不时点头记下关键信息。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互动游戏环节。“大家觉得,给同学起不好听的外号,算不算欺凌呀?”“看到有人传播关于同学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检察干警接连抛出贴近校园生活的问题,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分享自己见过的类似情况,有的说出自己的处理想法,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答对的同学还能收到干警准备的小礼品,拿到礼物的孩子脸上满是笑容,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原本有些羞涩的同学也主动加入讨论,在轻松的氛围里加深了对 “校园欺凌” 的认知。

“以前总觉得‘欺凌’是很严重的打架,今天才知道,随口起外号、传谣言这些小事,也可能伤害到别人!” 一位同学听完后认真地说。不少老师也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悟,不仅记住了安全知识,还懂得了要尊重他人、明辨是非,效果特别好。”

据了解,此次普法活动通过“案例讲解 + 互动问答 + 小游戏” 的组合形式,让校园欺凌防治知识真正入脑入心。阎良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开展更多内容丰富、贴近未成年人需求的法治活动,不断提升孩子们的法治素养,用司法温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焦永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