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二场)。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牛子仲,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规划处处长董梦璇、信用监督管理处处长赵亮、标准化管理处处长王龙出席,围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介绍相关情况。
优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注入新动能
牛子仲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扣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个转企”新增1465户、同比增155%,173万户经营主体申领电子营业执照,“秦增信”模型助力4万户个体工商户用信超7亿元,2024年企业年报公示率93.33%;质量强省建设中,建成10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下站点、服务企业11647家次,“秦质享”平台入驻机构1289家,“一码贯通”追溯体系覆盖352家企业、6127种产品;行风建设方面,联合高校建培训基地,有专家领军人才6人、专业技术人才3735人,整治群众身边问题累计立案2568起、退还违规收费1824万元。
攻坚质量瓶颈,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陕西以质量为核心,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与未来产业培育。建设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体系,100个线下站点服务企业超1.1万家、节约成本4596万元,“秦质享”平台入驻机构1289家;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培训覆盖2000余家企业,724家设首席质量官,聚焦13条产业链提质,26县(区)入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筑牢质量安全屏障,工业产品追溯覆盖352家企业,深化药品监管,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纳管4.6万余家单位、49万余台套设备。
陕西市场监管系统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提升服务效能,与高校合作建培训基地,开展近20期干部培训,打造含6名专家领军人才、3735名专业技术人才及1万余名综合执法人才的队伍;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殡葬、医保等领域问题,立案2568起、退还违规收费1824万元,巩固“行风建设六项机制”,发布第三方评估报告,“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等案例获评全国优秀案例,推动行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发展新举措
陕西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王龙表示:“我们承担了全国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省份,探索推动地方标准制定流程重建、标准体系重构、制度设计重塑。”
陕西支持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中国-坦桑尼亚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开展陕西省中亚标准化研究点申报工作,系统构建中亚标准化研究体系。成功举办第二十三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省内企业参与的多项国际标准提案被列入会议成果。
在信用监管方面,赵亮介绍:“2025年我们以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为抓手,深入开展全国信用修复创新试点。”今年已修复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共88.47万户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平均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办结。
董梦璇表示,在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陕西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率先成立公平竞争审查处,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目前正在办理涉嫌市场垄断线索13件,涉嫌行政垄断线索17件。
下一步,陕西市场监管系统将持续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优化地方标准管理,以更有力举措助力高质量项目推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子怡 韩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