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首轮开唱 全国30支合唱团共绘陕北风情

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首轮开唱 全国30支合唱团共绘陕北风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8 18: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7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和榆林市音乐家协会协办的“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在榆林保利大剧院开启第一轮展演,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合唱团齐聚榆林,共同唱响陕北民歌。

全国团队聚榆林 共展民歌曲韵美

本次合唱大会首轮展演分下午(14:00—17:00)、晚上(19:30—22:00)两个半场进行,30支合唱团分两轮完成展演,每支团队需演唱2首作品,且必须包含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目,确保传统音乐内核与现代合唱艺术深度融合。9月8日将进行第二轮展演,每支团队需演唱1首作品。9月9日将举办闭幕式音乐会,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优秀合唱团登台献艺。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青海师范大学合唱团、广西音协合唱联盟民歌合唱团等团队带来的《南泥湾》《赶牲灵》《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等歌曲各具特色,尽显不同地域演绎陕北民歌的独特风格。

北方民族大学石榴籽合唱团指挥马一宁分享了自己的参与感受。这支由汉、藏、回族等多民族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已成立10年,风格多元且屡获佳绩。“这次活动让更多人关注陕北民歌,对我们而言,既是学习陕北文化的好机会,也能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碰撞出更多火花。”

本土的榆林陕北民歌合唱团、榆林工会职工合唱团等更是凭借浓郁的地方风情,引发大家共鸣。各合唱团用专业的演唱功底,将陕北民歌的质朴与深情传递给现场每一位观众,让传统音乐在合唱形式中焕发新活力。

来自吉林延边大学艺术学硕士常宇航在观看展演后表示:“榆林这座城市非常的干净整洁,这里的人民都很热情,榆林的民歌悠扬,让人听起来身上起鸡皮疙瘩。这次跟随老师前往榆林这所城市参加比赛,让我收获颇多。”

多地演绎显特色 传统歌谣焕新声

据悉,为提升本次活动的专业水准与艺术高度,特邀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孟卫东、国家一级指挥郑健等业界权威人士参与,为合唱大会的筹备与展演提供专业指导,助力陕北民歌在合唱艺术的呈现中焕发更璀璨的光彩。

“榆林在陕北民歌领域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榆林小曲广为人知,众多重要陕北民歌曲目亦发源于此。”孟卫东表示,此次合唱大会对中国合唱事业意义非凡,以往各类合唱展演虽多,却从未以陕北民歌为主题,而本次所有参演合唱团均需演唱陕北民歌。这一特色形式,将有力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弘扬,为其在全国合唱事业中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方民族大学音乐学专业本科生郭力鹏在比赛后说道:“我来自山西的北部,山西北部和陕北一直血脉相连,所以我从小也是听陕北民歌长大的。我觉得陕北民歌有很大的文化价值,比如说陕北民歌歌整体都是积极向上的,这种陕北的表达方式,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积极向上、国泰民安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榆林市持续推动陕北民歌艺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整理复原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歌遗存。未来,榆林市将进一步挖掘陕北民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积极打造“民歌+文旅”融合品牌,让陕北民歌成为展示榆林魅力、讲好榆林故事的重要名片。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摄影 杨彬)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