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放歌陕北 唱响中国”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系列活动引来众多关注。从露天广场的惠民演出到专业剧院的精品展演,全国多地合唱团齐聚黄土高原,用合唱形式为陕北民歌注入新活力,也让榆林的文化魅力随歌声远播。
广场惠民展演:大地为台 歌声暖民心
9月7日晚,合唱大会“送欢乐下基层”惠民展演在榆林世纪广场启幕。15支合唱团以星空为幕、大地为台,一开口便点燃现场氛围。
榆林世纪和风合唱团带来的《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作为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基于传统民歌曲调填词编唱的信天游,引得台下观众轻声跟唱;榆能奋进者合唱团则创新采用“独唱+合唱”形式演绎《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既唱出“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细腻情愫,又展现出信天游的苍茫气势。
展演曲目涵盖多元风格。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演绎的《汾水韵歌》,让黄土高原与草原文化在歌声中碰撞。该合唱团指挥徐敬民说:“这种改编类合唱,能让学生将不同地域的民歌进行比较,通过体会艺术上的不同表现力,感受我国民歌的博大精深。”
剧院专业展演:多元演绎 民歌焕新彩
9月8日,合唱大会第二轮展演在榆林保利大剧院接续开唱。30支经择优推荐与视频选拔的优秀合唱团同台竞技,每支团队以1首作品诠释对陕北民歌的理解。
天津开放大学美音女子合唱团的《南泥湾》婉转柔情,平均年龄65岁的团员们克服陕北方言发音、高亢曲调把控等难题,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广西音协合唱联盟民歌合唱团的《五哥放羊》别具地域韵味,领队谢艳直言:“团队此次除了带来广西特色歌曲,还演唱了《南泥湾》,唱的时候眼前总浮现出陕北的美好画面,也通过这次活动听到了《三十里铺》《赶牲灵》的新演绎,对陕北民歌有了全新认识。”
作为本土团队代表,榆林男声合唱团副团长于斌介绍,团队此次带来了《可想你嘞》与改编版《神仙挡不住人想人》,前者以通俗风格贴近大众,后者则在传统曲目中融入唢呐元素,让旋律更具冲击力。“以前陕北民歌多是独唱,如今用合唱形式呈现,再加上新的改编,能让老民歌唱出新鲜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办,让陕北民歌一代代传下去。”
作为榆林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专业性最强、参与人数最多的陕北民歌主题活动,此次合唱大会不仅是音乐盛宴,更是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
总文工团青年指挥家孙兢兢表示,以合唱形式展现陕北民歌,既抓住了地方文化的核心,也为全国合唱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人挖掘陕北民歌的丰富素材,推动这门民族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毕竟民族的,才是最珍贵的。”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