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检察寻访非遗传承人 为千年文脉注入司法守护

白水检察寻访非遗传承人 为千年文脉注入司法守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20: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您看这皮影上的‘仓颉观鸟造字’,每一笔都是咱白水老手艺;还有这刺绣鸟迹书,把传说里的文字活灵活现绣出来了!”9月9日,陕西省白水县仓颉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内,国家级非遗“仓颉传说”代表性传承人韩文学,指着展柜里的文创产品,向来访的检察干警打开了话匣子。当天,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振民带领团队专程到访,以“文化寻保传”专项行动为契机,为这门承载华夏文明起源的非遗项目,送上司法守护“定心丸”。

今年已深耕非遗传承20年的韩文学,手上藏着太多与 “仓颉” 有关的故事。“为了挖传说,我走遍了白水的仓颉庙、造字台,找过几十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光记录的故事就有 70 多篇,收集的史料能装满两个大书柜!” 他边说边拿出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方言版传说细节,“最早先秦文献就提过仓颉造字,咱白水人祖祖辈辈用方言讲这个故事,其实传的不只是传说,是创新、奋斗的精气神啊!”

从 2008 年担任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到 2022 年获评渭南市 “最美传承人”,再到如今运营仓颉文化网站,韩文学的 “守护清单” 越列越长:将传说融入刺绣、陶艺、景泰蓝,让古老故事有了 “新模样”;走进校园、社区宣讲,让年轻人也能听懂 “汉字起源的故事”。传承中心里,那些以 “仓颉传说” 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正是他 20 年坚守的最好见证 —— 木雕上的 “仓颉四目” 炯炯有神,剪纸里的 “天雨粟” 场景生动有趣,每一件都藏着他对非遗的深情。

“‘仓颉传说’是咱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保护它就是保护咱的文明记忆!” 听完韩文学的故事,李振民检察长的话语掷地有声。他说,白水县检察院将以 “文化寻保传” 专项行动为抓手,一方面发挥检察监督职能,联合文化、文物部门形成保护合力,为非遗传承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方式,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让 “仓颉传说” 走出白水、走向全国,激发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

当天,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张延成也一同参与寻访。据他介绍,白水县作为传说中仓颉生活、卒葬之地,一直是 “仓颉传说” 的核心流传区,此次检察力量的加入,将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强动力。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跟进‘仓颉传说’的司法保护,用检察担当守护好这颗‘彭衙瑰宝’!” 李振民表示,未来还将探索 “检察 + 非遗” 保护新模式,让千年仓颉文化在白水大地上焕发新光彩,让华夏文明的血脉代代相传。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杨国彤)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