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陕西经济联合会、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论坛暨陕西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安经开区举行。
本次活动以“融汇创新・智创三秦,共筑具身智能产业新生态”为主题,是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及《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提升方案(2024-2027)》的重要实践,为陕西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搭建起高能级交流平台。
活动吸引300余位各界代表参会,涵盖多领域主体:既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科技创新供给侧的高校院所与研究机构;也有汇川技术、中科光电、中航创世、伟景机器人、安森智能、达升科技、臻泰智能、航天赛能、智莱等产业创新供给侧的整机企业与供应链企业;还包括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中铁二十局、延长石油、陕西投资集团、陕西旅游集团等应用场景创新需求侧的骨干企业与集成商,以及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陕西省康养产业协会、平安银行、星耀未来等服务支撑创新侧的金融机构与行业组织。
活动开幕式由陕西经济联合会副会长相红如主持。陕西经济联合会会长刘迎军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密集活跃,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迈向通用智能(AGI)的关键路径与前沿制高点,凭借“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闭环化技术范式,正成为引领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方向。陕西作为我国科教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坐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质创新资源与众多代表性企业的扎实产业基础。联盟成立旨在汇聚“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力量,贯通“六链”融合,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开幕式上,“陕西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揭牌仪式成为亮点。智莱特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受邀担任“特殊揭幕嘉宾”,与陕西经济联合会副会长王奋利并肩完成仪式,生动诠释“具身智能从创新到应用”的陕西实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签约环节中,四组签约代表分别围绕“医疗服务”与“智能康复”实现双向对接、针对“制造需求”与“技术供给”达成精准匹配,勾勒出陕西具身智能机器人“多领域、深层次”的应用图景。这些协议的签署,既是联盟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也是创新成果落地的重要纽带,更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全新起点。
论坛设置主题演讲与对话交流两大环节,业内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前沿与产业实践展开深度分享。其中,主题演讲环节由西安市科技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协会高级顾问李志军主持。
中科光电创始人吴易明博士、西交大教授方续东、安森智能董事长王士兴等9位专家及企业家,分别围绕具身智能技术、感知传感、油气、矿山、健康、工业等多个场景应用展开分享,呈现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在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导袁上钦主持的主题对话环节,来自能源、农业、制造等场景需求侧的代表,与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嘉宾围绕“场景驱动,协同创新:打通具身智能机器人‘最后一公里’”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寻技术落地路径与协同发展机制。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的核心赛道,也是陕西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抓手。本次大会的举办,标志着陕西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进入协同创新、生态共建的新阶段。联盟将以技术攻关、场景开放、产业链协同为重点,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陕西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牵头发起单位,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协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与纽带作用,联合联盟发起单位汇聚智慧、凝聚产业协同创新力量,精准对接需求侧与供给侧,加速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壮大市场创新主体实力,助力陕西打造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韩博轩 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