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兴平市魏野畴事迹纪念馆内,肃穆庄严的氛围环绕四周。陕西省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干警与新入职人员身着制服,郑重举起右拳,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在馆内久久回荡,誓言里,不仅是对革命先驱的深切致敬,更标志着检察精神与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庄严交融与延续。
红色记忆:先烈事迹点亮信仰之光
魏野畴,这位从兴平走出的革命先烈,其短暂却光辉的一生,已深深融入当地的集体记忆。1928年,他组织领导的皖北起义,如惊雷般震撼西北大地,点燃了人民抗战的燎原星火。当讲解员轻声讲述魏野畴年仅三十便为理想从容赴死的壮烈时刻,青年检察官们无不神情凝重,目光中交织着震撼与思索。那年轻而炽热的生命,在信仰的祭坛上铸成永恒灯塔,无声诉说着忠诚与担当最纯粹的本质。
“魏野畴烈士的事迹,不是尘封在书本中的冰冷字符,”一位年轻的检察官在参观后感慨道,“它是活生生的教科书,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什么叫‘革命理想高于天’!这种力量,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深处。”
检察传承:创新举措激活红色教育
为让红色信仰在新时代检察事业中持续燃烧,兴平市检察院推出系列创新举措。院党组精心打造“行走红色课堂”,将魏野畴纪念馆、杨法震纪念馆等革命遗址串联成生动的教育路线。
检察干警在此聆听历史回声,在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感悟初心使命。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无论是支部学习还是业务培训,革命传统教育都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钙片。一名资深检察官对此深有体会:“每一次重温,都是一次精神的再充电,提醒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必须如履薄冰。”
精神赋能:红色基因驱动检察现代化
红色传统的精神力量,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兴平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澎湃动能。在民生领域公益诉讼中,检察官们以“求极致”精神攻坚克难,守护碧水蓝天与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面对复杂信访积案,他们传承“俯首甘为孺子牛”作风,深入基层化解矛盾;在数字检察浪潮中,青年干警勇于探索,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提升办案质效。
“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靠的是‘小米加步枪’的坚韧;今天,我们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传承那份赤诚与担当,更要掌握现代化的‘武器库’。” 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尹涓指出,“让红色基因成为驱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如今,当检察制服的深邃之蓝浸透信仰的炽热之红,兴平检察人在这片革命先辈以热血浇灌的土地上,以忠诚为笔、实干为墨,续写着守护与传承的崭新篇章,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王滋渝 张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