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8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65岁及以上老年人620万人,占15.7%。人口老龄化呈现程度高、速度快、“未富先老”等特点。陕西正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龄化程度高增速快“未富先老”挑战凸显
陕西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16位,在西部省份中居第4位。与2023年相比,60岁以上老年人增加了34万,占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2010-2024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由12.8%提高到22.4%。
“我省用了20年时间从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均GDP刚突破1万美元。”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省老龄办副主任李平表示,与此同时,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少子化叠加,2023年、2024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1%、-0.69%,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宝鸡市老龄化程度最高(29.21%),比最低的杨凌示范区(14.31%)高出14.9个百分点。全省10市1区老龄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宝鸡、汉中、渭南、咸阳、铜川、安康、商洛、延安、西安、榆林、杨凌示范区。
养老床位24万张 适老化改造惠及1.6万户
陕西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养老床位24万张;建设18个全国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示范县(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建成440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数量分别为2538家和9419家。”李平介绍,全省享受高龄补贴390.4万人,发放高龄补贴29.9亿元;完成1.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助餐点4929个。
医疗保障方面,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余岚表示,陕西新增91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目录内药品达到3159种;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221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显著提升老年人用药可及性。上线“医保药品云平台”功能,破解老年人“找药难、购药难”问题。
银发经济加速布局 旅居养老合作扩展17省份
陕西银发经济发展迅速,养老产业规模达3674.31亿元。举办全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13家金融机构为养老产业发展贷款授信1165亿元,与17个省份建立旅居康养合作关系,10家养老产业前沿科技企业成立科技创新联合体。
“联合11个西部省市签订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李平说,陕西连续举办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吸引5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确定旅居养老单位31家,发布旅居养老精品旅游线路10条。
文化和旅游服务方面,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张利锋介绍,陕西联合省民政厅、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出台《陕西省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实施方案》,陆续错峰开行西安至铜川、凤县、陕南三市,以及通往广西巴马、福建闽南、港珠澳等方向的旅游专列。
“我们还推出了‘寄情山水·自然之旅’‘自在乡村·寻真之旅’‘峥嵘岁月·红色之旅’等10条老年精品旅游线路,涵盖我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张利锋说。
10月将开展“敬老”活动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陕西省将于10月10日至31日组织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省民政厅老龄工作处处长孙海侠表示,活动将重点围绕走访慰问帮扶、提供适老服务、开展文体活动、保障合法权益、提升健康素养、宣传敬老典型等六个方面开展。
“省委社会工作部将开展‘尊老敬老爱老 点亮银发人生’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省委老干部局将组织开展老干部书画摄影展、戏曲敬老慰问演出等系列活动;省民政厅将举办2025年陕西省‘敬老月’启动仪式暨三秦银龄盛典活动,表彰一批我省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孙海侠介绍。
此外,全省119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2万余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适老化改造。2024年全省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61个,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452部。持续优化老年人出行环境,全省累计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77条,持敬老优待证免费通行公交线路706条。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综合业务处处长杨晖表示,人社部门扎实推进社保业务“网办”“掌办”,参保单位网上服务平台使用率超97%;“陕西社会保险”APP注册用户超过2200万人,下载量5.54亿人次。“持续开展APP功能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年群体特点推出了APP‘关爱版’,升级‘大字体’和‘语音播报’等功能,让老年人使用更加方便。”
李平表示,下一步陕西将认真贯彻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工作部署,持续完善老龄工作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切实把全省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韩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