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10月25日开幕 聚焦“新质生产力”绘农业新未来

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10月25日开幕 聚焦“新质生产力”绘农业新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5 17: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5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杨凌农高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冯忠武介绍大会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副会长杨培生、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仲山就相关问题回应媒体关切,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副秘书长、展览局党组书记李新龙主持发布会。40 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参会,共同聚焦这场即将在陕西杨凌示范区启幕的农业科技盛会。

作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展会,本届杨凌农高会主动适应改革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市场化办会理念,始终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建设农业强国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大局,以“4541”思路系统推进筹办工作。其中,“四个聚焦”明确将创新驱动发展、粮食安全保障、乡村振兴推进、国际农业交流合作作为核心方向;“五化水平”着力提升展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与品牌化程度;“四个平台”旨在打造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成果新趋势权威发布平台、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开放平台及 365 天永不落幕交流交易平台;“一个目标” 则聚焦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生态,为杨凌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杨凌会展集团联合主办,将于10月25日至29日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举办,会期重点安排展览展示、会议活动两大板块内容,全方位呈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在展览展示方面,本届农高会创新采用“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模式,划分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四大板块,实现专业化、场景化、联动化展示。其中,室内展总展览面积达 14 万平方米,设置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特色现代农业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展、智慧农机装备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展六大展馆展区,配套农耕文化及好物美食两大农文商旅融合体验区,并设立种子交易大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招展组展工作实现新突破,首次覆盖全国各省市县政府、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及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已吸引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北京、上海、广东、甘肃等30个省(区、市),以及上合组织国家、非洲国家、荷兰、瑞典等41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确认参展。农高会期间,还将同期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农业经贸文化交流。

田间展围绕“365天永不落幕田间推广展”主线,聚焦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乡村和美宜居、产业富民增效六大领域,以“技术、品种、模式”展示为核心,在杨凌示范区布局11个集中展示点与12个示范推广点,通过场景化、集成式、全产业链展示,深化农文旅产业融合,确保展览既有“看头”又有“学头”,实现技术可复制、模式可推广。云上展则依托数字赋能,加大 AI、VR、AR 等数字化技术在展览、活动、交易、服务、宣传等环节的应用场景开发,为国内外客商提供线上全景观展、对接撮合、展示交易服务。海外展落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依托当地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与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展览展示、投资贸易及宣传活动,助力我国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与农机装备“走出去”。

会议活动板块同样内容丰富,共设置会议论坛、成果发布、投资贸易、赛事评奖四大类别25项重点活动。其中,会议论坛板块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政产学研用金服”全产业链资源合作,将举办开幕式、2025 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2025 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等10项活动;成果发布板块重点开展全国百千项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农高会“四新”发布等 4 项活动,发布《2025 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等权威内容;投资贸易板块安排推介签约、龙头企业招商对接等 7 项活动,助力产业建圈强链;赛事评奖板块包含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好苹果 2025 大赛总决赛等 4 项活动,激发农业创新活力。

目前,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作为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 “金字招牌”,本届大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汇聚全球农业创新资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也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提供新契机。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郭研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