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赵铱民院士团队传来重磅消息,其自主研发的“自主式口腔多功能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国际首例自主完成正颌手术中的截骨与骨块定位任务,标志着我国自主式口腔手术机器人技术已具备处理口腔颌面外科最复杂、精度要求最高手术类型的能力。
患者小叶(化名)长期受骨性下颌前突、面中部凹陷与偏颌困扰,面部容貌与口腔咬合功能严重受损,亟需通过高难度正颌手术矫正。该手术核心步骤——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及上下颌骨骨块再定位,随后准确移动并固定带有上下颌牙列的骨块。操作要求毫米级精度,任何微小误差都可能影响术后容貌与咀嚼、语言功能。此次手术由赵铱民院士、商洪涛教授、白石柱教授及田磊教授等专家共同会诊后,确定理想治疗方案,其中关键的截骨与骨块再定位环节由“机器人医生”自主完成。
为攻克这一难题,团队前期围绕机器人软硬件体系,迭代优化正颌外科专用器械、规划平台与控制系统,并在商洪涛教授指导下,完成动物模型验证、临床场景模拟测试等系列研究,大幅提升机器人安全性、精准性与稳定性,为正颌外科手术的精准化、安全化开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手术前,团队依据患者CT及牙列扫描数据,构建三维虚拟手术方案,明确骨块理想位置与最佳截骨平面。手术当日,机器人严格遵循术前规划,通过智能算法与高精度机械臂协同,精准完成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并将游离骨块准确移动、固定至目标位置,成功实现改善容貌与恢复咬合功能的双重目标。
从种植手术、自体牙移植、根尖外科到“颌骨缺损一日重建”,再到此次的正颌外科手术,自主式口腔多功能手术机器人系统稳步推动高精度智能化外科手术的实现。此次自主式机器人正颌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机器人系统已初步具备在复杂解剖结构下应对各类高难度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能力。这一突破充分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口腔手术机器人的强大优势,可提供覆盖多术式、适配多场景的智能化手术解决方案,尤其在提升为军服务质效、加强战场医疗救援能力方面前景广阔,同时也为我国医疗设备创新和精准外科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与示范范例。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宋世威 史雨林 杨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