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化身“生态卫士”!鄠邑法院联合巡山,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法官化身“生态卫士”!鄠邑法院联合巡山,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7 15: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秋阳高照,绚烂明媚。一场关于绿水青山的守护,正在秦岭山中火热进行……

为扎实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争先工程,近日,西安市鄠邑区法院草堂法庭联合鄠邑区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开展了“座谈会+实地巡山”双线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座谈会上,草堂法庭聚焦涉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救助等议题,梳理近年涉秦岭相关案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详细解读破坏生态环境的常见行为及法律后果,明确指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

“秦岭核心保护区生态至关重要,高山草甸和原始植被一旦被破坏,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恢复……”

随后,针对景区管理局、林业部门在日常巡查中遇到的“游客误闯生态敏感区、违规露营责任认定”等实际问题,提供精准法律指引,助力行政部门更清晰地把握监管尺度,推动司法规范与行政监管在秦岭生态保护中精准衔接。

座谈会结束后,草堂法庭与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网格员立即行动,前往秦岭核心区与重点区交界地带开展联合巡山,并同步对区域内河道进行实地查看。

“大家仔细看一看,标识牌如果有磨损了,咱们先登记下来,方便回头及时更换……”

“这个地方字迹有些淡化了,得赶紧记下!”

巡查过程中,干警们时刻留意周边环境,仔细查看保护标识是否完好,对磨损、模糊的标识现场登记位置与损坏程度;同时排查是否存在非法穿越、违规露营痕迹,重点检查是否有垃圾倾倒、非法排污等破坏河道生态的行为,不放过一个细节。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做好垃圾分类……”

巡查间隙,法官们还化身“生态普法员”,向偶遇的村民发放《秦岭生态保护法律手册》等宣传手册,用乡音方言解答“捡到受伤野生鸟类该联系谁”“发现向溪流中排污水该怎么办”“在山区露营生活做饭会不会被处罚”等问题,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态保护场景。

“法官同志讲的这些,实在、管用!以后可得记牢了。”村民王大姐拿着宣传册认真说道。

阳光明媚,风光正好,法官们步履不停,即刻奔赴下一个地点……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范亚青)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