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数智赋能+集中整治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成效显著

陕西:数智赋能+集中整治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21: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法规与改革处处长李群出席发布会,围绕“狠抓集中整治,强化数智赋能,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主题,介绍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相关工作情况。

数智赋能与集中整治并行 “三资”监管成效显著

陈文在发布会上表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陕西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摆在乡村振兴重要位置,坚持“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不仅有效筑牢集体资产监管屏障,更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在资产家底清查方面,陕西今年完成全省380个镇级、1.8万个村级、12.3万个组级集体资产精准清查,确认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计2530.2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07.3亿元,同时纳入893.6亿元帮扶项目资产,权属关系更清晰。

问题整治成效同样突出。专项整治以来摸排瞒报漏报资产2.2亿元、土地6509.8亩,整改3347个财务管理不规范村,追回侵吞、挪用、截留、套取集体资金5192.7万元,追回违规出借集体资金4402.7万元,2025年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805件。

数智化监管是陕西“三资”管理的重要抓手。目前,“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已覆盖全省超过90%的应管组织和资产,86%的村实现集体资金线上审批、支付与公开,累计支付108.3亿元。

政策体系建设同步推进。陕西先后出台《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监督问责指引》等文件,93.7%的村公开集体资产管理制度,92.9%的村公开财务制度,“三资”管理有章可循。

具体实践中,陕西构建高规格协同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动,省纪委监委连续三年督促整治,多部门成立“三资”监管工作专班形成合力;聚焦群众关切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累计整改问题合同67.1万份,追缴欠款20.8亿元;同步推进整治与规范,出台省级财务制度,搭建陕西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通过“陕农经”平台实现7个业务场景、16个功能模块全覆盖,解决资产脱管、信息不公开等问题。

明确三大方向,打造“三资”监管“陕西样板”

谈及下一步工作,李群表示,陕西已明确三大推进方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对历史遗留问题开展跟踪回访;二是健全长效制度体系,加快推进《陕西省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办法》立法进程,修订财务制度细则,规范村级决策与财务流程;三是完善“陕农经”平台功能,开发产权交易子平台等模块,构建“智能监测+动态预警+闭环管理”全链条监督体系,推动监管模式从“人防”向“技防”转变,打造全国一流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陕西样板”。

李群还就2025年“三资”监管重点工作补充介绍:今年陕西聚焦资产底数核查、财务管理规范等问题,推动2.08万个集体经济组织、10.88万个村民小组纳入平台管理,其中2.13万个实现独立核算,1.83万个实现资金线上流转。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落实,李群介绍:“‘陕农经’平台通过‘会议管理’‘阳光公开功能及微信小程序,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目前已有1250余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查询公开信息,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陈文回应集体资产交易规范问题时提到,陕西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为核心,2024年实现13.73亿元入市交易额,其中3.9亿元集体资产阳光交易。具体通过健全“县级中心+乡镇站点+村级信息员”交易体系、出台交易管理办法、开发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即将试点运行),全方位防范低价出让、违规处置等问题,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杨佳玉 刘卓敏)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