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会议在西外召开 200余学者共话数智时代文学创新

第十三届《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会议在西外召开 200余学者共话数智时代文学创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30 13: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7日,第十三届《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会议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隆重开幕。本届会议以“数智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传承、创新与对话”为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俄罗斯文艺》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承办,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协办。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齐聚古都西安,展开为期一天半的深入研讨。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邓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俄罗斯文艺》期刊主编王楠、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宗琥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温玉霞教授主持。

聚焦数字时代,探索俄文学文化传承新路径

本届会议立足数智时代发展新趋势,旨在深入探讨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承路径与创新方向。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邓滢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处于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深刻变革时代,技术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人们的生活、思维和情感表达。她强调,这对于深厚悠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的俄罗斯文学而言,既是需要应对的挑战,更是焕发生机的机遇。

邓滢表示,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外语教育和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始终将推动区域国别研究、深化中外文化交流视为己任。学校俄语学院的俄罗斯语言文学学科拥有深厚的积淀,并始终保持着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她期待本次论坛能够成为一个高效开放的学术平台,汇聚各位的真知灼见,激发思想的碰撞和融合。

立足中国视角,拓展俄文学研究新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在致辞中回顾了中俄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他表示,在2024-2025中俄文化年的契机下,两国文化交流精彩纷呈。《俄罗斯文艺》期刊作为重要交流平台,先后被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等收录,影响因子逐年提升,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俄学术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俄罗斯文艺》期刊主编王楠介绍了期刊发展情况。她表示,自与期刊社共建以来,编辑部积极开展自查自建整改工作,完善建章立制与选题策划,确保期刊工作稳步提升。她指出,本次“数智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主题论坛既包含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也涵盖跨学科、跨媒介等新兴领域,期待通过“双向奔赴”共同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和期刊建设。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宗琥在发言中提出三个关键问题,分享了对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深入思考。他强调,研究应立足“中国视角、世界眼光、比较视野、人类情怀”,其中“中国视角”尤为关键。王宗琥指出,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看待世界与文学的独特方式,从“三玄”经典到《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的批评传统,都是宝贵的思想资源。

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教育,王宗琥认为,这恰恰凸显了文学与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文学教育不仅要传授词汇、修辞等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共情能力和批判思维,造就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全人”。他鼓励青年学者积极走向国际舞台,与俄罗斯及世界各国学者深入交流,将中国学者的独特观点传递到世界学术界。

多元议程赋能,碰撞学术思想新火花

本次会议设置了丰富多元的议程环节,包括主旨发言、分组讨论、中俄学者圆桌会议、图书展览等。主旨发言环节汇聚了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的多位重要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汪介之教授等17位专家依次发表演讲,内容紧扣数智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前沿。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等3位专家担任主持并作精彩点评。

会议期间共设置11场分组讨论,议题涵盖俄罗斯文学经典重读、数字人文方法与文化转型等多个热点方向,充分展现了当前研究领域的活力与多元视角。为进一步促进学术对话与实践结合,本次会议还特邀陕西省作家协会三位作家参与中俄学者圆桌会议,并举办专业图书展览,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与学术资源。

9月28日上午,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大会圆满闭幕。本次会议汇聚的丰硕学术成果与建设性对话,不仅为数字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更将为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服务中俄文明互鉴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 韩博轩)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