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综治中心”创新解纷模式 巧解民生“千千结”

“法院+综治中心”创新解纷模式 巧解民生“千千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04 14: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秋将至,在西安市鄠邑区综合治理中心诉讼服务分中心内,调解员们正忙碌地处理着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作为鄠邑区人民法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该中心通过“法院+综治中心”联动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诉前,让群众过上顺心祥和的假期。

漏水纠纷得化解 物业业主双满意

“我家墙皮都泡脱了,和物业反映多次也没人管,这钱我交得憋屈!”业主李文(化名)的这句话,道出了心中的无奈与心酸。面对这场因漏水引发的“物业拉锯战”,调解员采取双向沟通方式,既向李文耐心释法,说明房屋质量问题和物业缴费属于不同法律范畴,同时也严肃指出物业公司在服务响应、问题跟进等方面的不足。

“虽然直接责任不在物业公司,但服务的主动性可以更强,不能只做‘传声筒’,要更积极地督促跟进,业主的体验才会改善。”调解员的一席话,让双方都认识到问题所在。最终,李文当场向物业公司支付了欠付的3800元物业费,物业公司也承诺积极协助解决房屋漏水问题。李文感慨道:“之前和物业吵得面红耳赤也解决不了问题,没想到综治中心这么快就解决完了。”

驾校退费起争议 情理法理求平衡

“报名后我一直没有去练车,主要是学业与驾校练车时间经常发生冲突,没有办法持续练车。”大学生小王(化名)道出了自己的困境。而驾校方面则表示:“你因自身原因没练车,和驾校没有关系,我没有办法给你退款。”

了解事情始末后,调解员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请驾校考虑小王作为学生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让小王理解驾校前期已投入的报名、建档、教练等成本。经过调解员入情入理的分析,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驾校退还小王2000元报名费,小王承担1500元违约金。“这个结果很公平,我可以安心在学校上课了。”小王满意地说。

小标的关乎大民生 诚信经营促和谐

“说好的去A厂,结果他给我安排到B厂去了……”张林(化名)通过白云人力资源公司找工作,原本约定去A厂,却被通知去需要经常出差的B厂。在等待“后续通知”半个多月无果后,张林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要求退还此前支付的500元培训费。

“虽然金额不大,但承诺的工作未兑现,让张林空等半个月,耽搁了他重新找工作……”调解员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向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强调了“守诚信、讲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引导企业负责人换位思考,体谅求职者的实际困难。经多次沟通,该公司当场退还了500元培训费。张林表示:“钱不多,但理说通了,心里就敞亮了!”

鄠邑法院通过驻区综治中心诉讼服务分中心这一前沿阵地,将调解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一纸调解书,换来的不仅是纠纷的化解,更是群众脸上轻松的笑容和安心团圆的保障。司法为民,永远在路上;温暖守护,从不打烊。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 杨向荣 韩博轩)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