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融入自然奏响生态强音 秦岭主题文化活动构建“和鸣共声”新范式

艺术融入自然奏响生态强音 秦岭主题文化活动构建“和鸣共声”新范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8 15: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17日下午,秦岭国家植物园内,以“万物有灵·和鸣共声”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活动盛大启幕。此次活动由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和人文价值工作专班指导,西安市委宣传部、秦岭国家植物园、西安市委外事办、西安市文化旅游局等七家单位联合主办,通过艺术与自然的深度融合,为公众打造沉浸式生态美育体验。

突破边界:艺术搭建秦岭美学新载体

“我们希望以艺术为语言,让秦岭的生态价值可感可触。”中国丝绸艺术家、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范燕燕介绍了活动创作初衷。由她策划的沉浸式生态主题艺术作品展,打破传统“室内展陈”模式,将展现秦岭生态文化的艺术作品置于山水之间,搭建起“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对话平台。

秦岭国家植物园园长姚晓军在致辞中表示:“如今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春有百花争艳,夏有峡谷清凉,秋有红叶似火,冬有雪景如画,四季皆有美景,处处皆可入画。”这一表述与展览艺术理念高度契合。展览以珙桐、朱鹮、大熊猫等珍稀物种意象为核心,依托山、水、云、石的自然脉络,通过丝绸、影像与空间的交织,构建起多维度、可感知的“秦岭美学体系”。

山水为台:多元艺术诠释和合共生理念

在秦岭自然场域中,“生态艺术大秀”以丝绸为载体,将秦岭四季流转之景融入设计细节。模特漫步于山水实景间,化身流动的“生态使者”,成为连接人文、艺术与自然的诗意纽带。这场大秀既是对秦岭万物的礼赞,也是对“和合共生”文明理想的当代诠释。

“自然之声音乐会”汇聚中外艺术家阵容,国乐大师方锦龙、音乐人方颂评、意大利华裔女高音聂红梅、意大利作曲家弗朗切斯科·萨托利等联袂登台。他们演绎《诗经·玄鸟》《上李邕》《茉莉花》《高山流水》等经典及新创曲目,在自然环境中实现东西方音乐深度对话,生动诠释“和鸣共声”主题精神。

文明互鉴:丝路精神注入时代新内涵

活动特别邀请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艺术家参与。通过时装展示与音乐演出,推动丝绸之路文明在当代生态语境下的交流互鉴,深化“一带一路”人文合作内涵。这一国际艺术联动,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合作精神,为古老丝路注入时代新活力。

本次活动通过四大板块有机衔接,打造“可观看、可感知、可思考”的生态美育现场,创新生态文化传播方式。活动不仅展现自然造物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挖掘秦岭作为中华祖脉的精神象征与文明延续的内在逻辑。

“万物有灵·和鸣共声”文化主题活动作为一场生态文化盛宴,它既为公众理解秦岭生态价值提供新视角,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对外交流提供“西安样本”与“秦岭智慧”,开创生态文化传播创新范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 韩博轩)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