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航空博览会上的“法院身影”:西咸新区法院法治护航临空经济

第三届中国航空博览会上的“法院身影”:西咸新区法院法治护航临空经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2 19: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2日,第三届“中国航空数智能力建设及工艺设备博览会”(CAEE2025)在西安临空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咸新区法院主动靠前服务,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为目标,将定制化司法服务嵌入博览会全流程,为“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精准画像:为航空智造产业链定制“法律体检”

“我们研发的航空机械涉及商业秘密,秘点鉴定费用高”“航电系统软件被‘仿界面’算不算侵权?”博览会上,参展企业的法律疑问直指航空智造领域的痛点。为精准对接需求,西咸新区法院组建由商事与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骨干构成的“司法助力航空盛会”法律服务团队,通过与主办方、参展商深度沟通,全面征集企业诉求。

团队围绕航空智造产业链的设备采购、技术授权、供应链协作等关键环节,梳理潜在法律风险,为不同规模、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勾勒清晰的法律需求“画像”。同时,印制《临空经济商事活动风险提示书》《知识产权宣传手册》等指引合页,将风险防控前置,实现“方案适配行业、服务精准对接”的初衷。

嵌入服务:法治赋能展会全流程

“以前觉得法院是‘事后救火’,现在才知道还能‘事前防患’。”一位参展企业代表的感慨,道出了法院驻场服务的价值。而法国法孚集团(Fives Group)参展代表也评价:“作为跨国工业企业,我们期待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感谢中国法院提供的专业司法服务。”

本次博览会展览面积达3.5万平方米,吸引全球230余家企业参展,汇聚大量航空产业创新技术与产品。展会首日,西咸新区法院便为国内外展商、客商及观众提供商事、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法律咨询与纠纷解决指引300余次,发放法律风险防控指引手册400余份,以“靶向准、服务优、覆盖全”的法治赋能,助力企业快速掌握适配自身业务的法律标准。

长效护航:法治为航空产业“添翼”

法治,是航空智造产业“飞得更高更远”的隐形机翼。西咸新区法院的驻场服务,并非临时举措,而是延伸审判职能、以司法之力护航“一带一路”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具体实践。

未来,法院将持续发挥产权保护、激励创新、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以更务实、更高效的司法服务,为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助力航空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第三届中国航空博览会上的“法院身影”,是司法服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的生动体现。西咸新区法院以定制化、嵌入式的法治服务,不仅解决了参展企业的当下难题,更为临空经济长远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为“一带一路”沿线航空产业合作搭建起稳定的法治桥梁。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 丑程瑶 李佳龙 郭菲)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