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铲翻飞炒出秦岭鲜味,灶台红火点燃振兴活力!”2025年陕西蓝田县村厨大赛现场,伴随着观众此起彼伏的喝彩声,来自普化镇的村厨端上刚出锅的“蓝田九大碗”,金黄的条子肉裹着秘制酱汁,引得大众评审争相品尝。这场以 “中国厨乡・舌尖蓝田 为主题的赛事,不仅是一场乡土美食的盛宴,更以“小灶台”撬动“大发展”,在文化传承、产业赋能、旅游升级中探索出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陕西以特色赛事激活县域动能的生动实践。
烟火气里的盛宴:赛事引爆多元价值
从镇区海选的乡土比拼到决赛现场的巅峰对决,蓝田村厨大赛自启动便打破“专业厨师垄断赛场”的传统,以“零门槛”向全县村厨开放,400余名参赛者覆盖 22 个镇街,既有深耕“蓝田九大碗”的老匠人,也有钻研创新菜的年轻厨师。
镇街海选时,临时灶台前排起长队,村民自带碗筷当起“大众评审”,认真品尝每道菜品后打分;决赛现场近千名观众围坐,手机直播、相机镜头聚焦灶台,抖音话题 #蓝田村厨大赛# 播放量突破1亿次,媒体点赞“蓝田用灶台烟火气点燃乡村振兴新活力”。赛后,蓝田印象、谷香园等本地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超 30%,茂盛小吃、九大碗等酒店更因赛事吸引各地美食达人聚集,“吃在蓝田”成为热词。
赛事全程贯穿“全民参与”理念,让群众在美食狂欢中凝聚乡土情怀。赛场周边设置“百姓品尝区”,观众可免费品鉴参赛菜品;海选期间,村民自发组织的锣鼓队、秧歌队现场助兴;复赛、决赛场次里,尚寨烤肉、蓝田饸饹等地道小吃组成外围小集,三次比赛累计设 “共富市集” 摊位近千个,既为游客提供便利,也实现“文旅 +”消费多元变现。“来蓝田品美食、看大赛” 成了夏季村民最热闹的消遣,不少在外务工的蓝田人特意返乡观赛,“回家看村厨赛”刷爆朋友圈。
作为“中国厨师之乡”,蓝田“勺勺客”名号传承千年,此次大赛更让这张名片升级。赛事首次发布《蓝田传统美食制作标准》,明确“煎、炒、烹、炸”等技艺的展示配比与烹饪时长,让“勺勺客”技艺有了规范依据。评选出的“金勺奖” 队伍被纳入蓝田厨师人才库,县人社局为其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升级培训,部分获奖村厨还与西安、咸阳等地餐饮企业签约,实现“赛场夺冠、线下就业”。赛后,“蓝田厨师”劳务品牌咨询量同比增长60%,不少餐饮企业主动联系县人社局求聘蓝田籍厨师。
依托村厨大赛,蓝田同步推出“美食+旅游”精品线路,设计“品村厨美食、游秦岭山水、住特色民宿”行程。为服务游客,蓝田发布全新旅游地图,整合王顺山、水陆庵等 12 个 A 级景区及环山路产业带,涵盖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同时发布的民宿地图展示40家特色民宿,完善“吃、住、游、购、娱” 一体化产业链。赛事期间,柿子醋、土蜂蜜等农特产品通过“赛事电商展区”销量大涨,全县有五家农家乐民宿营收额达到入库纳统标准,县域旅游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灶台背后的密码:精准施策激活内生动力
蓝田村厨大赛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立足自身资源、精准施策的结果,背后藏着“选准突破口、坚持群众主体、推动融合发展”的深层逻辑。
蓝田地处秦岭北麓,生态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此前举办的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效果有限。2025 年,蓝田县委、县政府调研发现,“蓝田厨师”是县域最具辨识度的品牌—— 全县6万余人遍布全国从事厨师餐饮行业,“勺勺客”文化深入人心,且美食最易引发群众共鸣。基于此,蓝田放弃“大而全”的活动模式,聚焦“村厨”细分领域,以“接地气、有乡土味”的赛事让群众愿意参与、游客愿意前来,成功将“厨师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赛事从策划到执行始终坚持“群众主评”,激活乡土内生动力。赛前,县文旅体育局通过专题会、线上问卷收集群众对赛事流程与内容的建议;赛中,评比采用大众评审方式,从 “家常味”“家乡感”角度投票,避免“专业评委脱离群众口味”;赛后,获奖菜品推广、厨师后续发展均以大众评审结论为依据,选出真正受喜爱、易推广的美食。这种“把话筒交给大众”的做法,让赛事不再是“政府自导自演”,而是各行各业主动参与的“自家事”,不少村民自发担任志愿者,帮忙维持秩序、引导游客,形成“人人为赛事出力”的良好氛围。
蓝田更以赛事为桥,打通产业联动链条,推动“美食+文化 +旅游+农业+工业”深度融合。文化层面,将玉雕、核雕、剪纸、泥塑等非遗展示与美食体验结合;农业层面,引导参赛村厨使用本地食材,带动普化冷水米、蓝田果蔬等农产品销量;旅游层面,联动景区、民宿推出“美食旅游奖励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就业层面,通过赛事挖掘厨师人才,促进劳务输出与本地就业。“一赛带多业”的模式,让赛事效应从“赛场”延伸到“全域”,实现“举办一场大赛,带动一个产业,激活一座县城”。
从“一时火”到“长久红”: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5年蓝田村厨大赛的成功,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下一步,蓝田将以此次赛事为起点,推动 “村厨大赛” 从“单次活动”升级为“长效品牌”,让灶台烟火气持续点燃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活动频次上,蓝田计划围绕“春尝鲜、夏消暑、秋丰收、冬滋补”打造“蓝田美食四季汇”:春季举办“秦岭山珍烹饪赛”,夏季推出“清凉小吃节”,秋季开展“丰收宴制作大赛”,冬季打造“暖心汤锅节”,实现“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让美食活动全年不断档。
在影响力拓展上,蓝田将推动“本土赛事”走向“全国交流”。一方面加强与全国其他“美食之乡”的合作,举办 “全国村厨邀请赛”,邀请各地村厨来蓝田比拼;另一方面组织蓝田村厨外出交流,推动“蓝田美食”与外地菜系融合创新。同时,蓝田还将申请“蓝田宴席”地理标志产品,让传统美食走向全国。
在产业深耕上,蓝田将依托村厨大赛积累的品牌效应,整合食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培育本土餐饮企业;依托蓝田厨师学校,为返乡青年提供美食创业培训与场地支持,推动“蓝田厨师”从“劳务输出”向“本土创业”转型,真正实现“以美食聚人气、以产业促增收”。
一方灶台的烟火气,点燃了一座县城的发展活力。2025 年蓝田村厨大赛证明,县域发展不一定要追求“高大上”,只要立足本土资源、贴近群众需求,一场接地气的赛事就能成为撬动文化传承、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的 “金钥匙”。未来,随着 “村厨品牌” 的持续深耕,蓝田必将以更浓的烟火气、更旺的发展势,绘就乡村振兴与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