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聚焦“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提升,创新构建“六个一”运行机制,通过体系化设计、标准化推进、精益化落地,推动“三基”工作从“零散推进”向“系统发力”转变,从“经验管理”向“标准管理”升级,为企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基层动能,实现党建、安全、生产协同提质增效。
架构为根+制度为本:筑牢“三基”工作“四梁八柱”
作为“三基”工作的核心支撑,第四采油厂首先从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双向发力,构建起权责清晰、标准明确的运行框架。在组织架构上,搭建厂、作业区、中心站三级联动体系 —— 厂级 “三基” 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设计,作业区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管理,中心站基础运行维护队具体执行,形成 “设计 - 管理 - 推进” 闭环,同时以党组织为主导,明确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为管理主体,推动基层党建 “三基本” 建设与 “三基” 工作深度融合,让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落地见效。
制度体系建设同步跟进,编制《第四采油厂规章制度管理实施细则》,建立 “归口管理、业务主导、分级制定” 机制,每年动态梳理整合规章制度,形成 14 类 231 项制度目录;修订对标管理细则,明确 16 项核心考核指标及作业区、中心站 5 类 21 项检查标准,实现 “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 全流程规范。此外,更新 11 类 311 项岗位标准操作卡,以 “两册” 应用为抓手开展技能培训,三年培训员工 3 万余人次,岗位达标率从 64% 提升至 90%,为 “三基” 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引领+行动破局:推动“三基”工作阶梯式提升
围绕 “三基” 工作长效推进,第四采油厂以 “三年一条主线,一年一个主题” 为总规划,通过阶段性专项行动实现靶向突破。2021 年启动 “三基” 工作 “三年” 专项提升行动,按 “一年抓现场、两年立标准、三年思深化” 路径,开展 “四个一” 现场标准化改造,三年完成 85% 场站优化升级,建立 11 项现场管理标准,建成 7 个厂级基层交流单元、2 个公司级示范点。
2024 年再启三年对标管理提升行动,在前期基础上推出 “百站千井” 精细治理工程,对近 100 个站点、900 余个井场、30 个生活点进行全面优化;同步开展两级机关八项岗位责任制建设,建立两级指标清单,推动基础管理从 “达标” 向 “提标” 跨越。一系列针对性行动的落地,让 “三基” 工作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逐步实现从 “夯实基础” 到 “提质增效” 的进阶。
考评护航+平台联动:构建“三基”工作保障闭环
为确保 “三基” 工作落地见效,第四采油厂建立 “考评 + 平台” 双保障机制,以严考评促落实,以强平台聚合力。在考评机制上,推行 “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 对标模式,定期通报指标、表彰先进,对末位单位开展专项督导,通过劳效提升规划累计转调自用用工 100 人、压减外包人员 274 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上升 41.94 吨 / 人;创新 “四级” 岗检模式(岗位自检、中心站班检、作业区检查、厂级测评),形成 “检查 - 反馈 - 整改 - 销项” 闭环,同时开展 20 余次专题调研,破解 “两册” 推广、资料精简等管理难题。
联动平台则成为 “三基” 工作的 “助推器”:通过基础工作务虚会为基层减负,2025 年压缩填报资料 71%、管理指标 41%;举办企业管理成果发布会,推广大路沟作业区 “三分一卡两评” 培训法等优秀经验;开展 10 余次现场推进观摩,表彰 3 个集团公司 “千队示范工程” 单位、13 个油田公司示范点,营造 “比学赶超” 氛围,让 “三基” 工作既有 “硬约束”,也有 “软激励”。
成果转化+标杆引领:释放“三基”工作示范效应
在“三基”工作推进中,第四采油厂注重成果固化与标杆打造,让优秀经验从 “单点突破” 走向 “全面辐射”。一方面,开展 “示范点整合再升级” 行动,制定 “三区三线”(油区、气区、生活区,化子坪线、凤凰山线、麒麟线)示范方案,探索 “党员责任田”“三抓三到三精” 安全机制等特色管理模式,建成艾家湾无泄漏管理示范区,形成 “一线一主题、一区一特色、一站一亮点” 格局;另一方面,系统编撰 14 册管理案例,收录 200 余篇管理成果、300 余篇论文,其中多篇成果获行业奖项或纳入油田公司案例集,实现经验的标准化、可复制化。
如今,“六个一” 机制的成效已全面显现:2025 年,该厂 36 个党组织实现 100% 标准化,建成示范党支部 1 个、红旗党支部 9 个;全年 4 千余起特殊作业安全受控,年自然递减率降至 10.8%,各类指标持续向好,以坚实的 “三基” 工作为 “世界一流” 油气田建设筑牢根基。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韩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