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孩子的医药费终于有着落了!”11月18日清晨,寒风凛冽的鄠邑街头,申请执行人陈梦紧握着执行干警的手,激动得声音颤抖。当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紧扣2025年度“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部署,聚焦涉民生、涉小标的案件,吹响攻坚冲锋号。执行局局长巨西挺作动员部署,分管副院长杜讲和亲临督导,全体执行干警兵分多路,奔赴各执行现场。
“终本”不“终了”,司法温度暖民心。陈梦与李豪的民间借贷纠纷曾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执行干警郑超超始终将这笔欠款记在心上。攻坚行动中,他重启调查,了解到双方家中均有即将高考的学生,便摒弃简单强制措施,以善意文明执行为理念多次与李豪沟通。“逃避执行不仅会被列入失信名单,还可能影响孩子升学就业。”郑超超从情、理、法多维度疏导,引导李豪换位思考陈梦孤儿寡母的困境。最终,李豪筹措46500元欠款当场给付,解了陈梦孩子的就医燃眉之急。
失信必严惩,执行铁拳显威力。与李豪的主动履行不同,白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恶意失信则尝到了法律的严惩。该公司拖欠王浩等三名工人8.63万元劳务报酬,虽与工人达成执行和解却拒不履行,负责人徐亮更是拒接电话、避而不见。执行法官石志蔚调查发现,该餐馆正常营业,具备履行能力,遂将其列为重点攻坚目标。
行动当日,执行小组在就餐高峰时段抵达餐馆。面对徐亮“资金周转困难”的托词,石志蔚当场出示搜查令,干警们对收银台、账本展开搜查。在确凿证据面前,徐亮仍试图狡辩,直到法官拿出《预拘留告知书》,明确释明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他才慌了神,当场通过账户转账将8.63万元欠薪全额付清。
据悉,本次攻坚行动共奔赴执行现场15处,传唤、拘传被执行人9人,执行完毕案件2起,达成执行和解4件,执行到位金额16.33万元,依法采取搜查措施1次,出具《预拘留告知书》2份。
“我们既要用善意文明执行传递司法温度,也要用强力执行彰显司法权威。”鄠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以坚定决心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用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盼。(文中公司及当事人均系化名)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编辑:秦峰 通讯员:石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