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5年全国年会在西安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承办,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刑法保障”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刑法学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讨,国内近500位刑事法学界专家学者、司法实务界代表参会。
开幕式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主持,“人民教育家”、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作书面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雷建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沈亮,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赵昌华,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强,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赵万东等分别致辞,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出席,研究会副会长曲新久作年度工作报告。
贾宇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十五五”时期重要原则,本届年会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刑法保障”为主题,既呼应国家治理战略需求,也为理论与实务界凝聚智慧、共解法治难题搭建了重要平台;高铭暄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完善中国自主刑法学知识体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增强刑法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实用性筑牢理论体系实践根基;雷建斌提出刑法学研究需守正创新,推动理论与实务良性互动,聚焦前沿及重点、新兴、涉外领域,在法治文明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沈亮表示人民法院应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权司法公正,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持续提升审判质效;葛晓燕肯定了研究会的突出贡献,提出全国检察机关要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坚决维护高水平安全、务实服务高质量发展、自觉促进高效能治理;赵万东强调要将刑法学研究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全局,产出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需求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培养更多精通刑法理论、熟悉司法实践的高素质复合型法治人才。
年会紧扣时代需求,精心设置“数字安全刑法保障体系建构”“新时期社会治理与刑事对策”“民营经济发展的刑法保护”“涉外刑事法治问题”“刑法理论前沿”五个平行论坛,并专门开设研究生论坛,为不同群体搭建深度交流平台,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和涉外领域的刑法适用难题,推动理论探讨与实践需求精准对接。
“十四五”期间,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深度融入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大局,通过修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刑法学教材、深度参与刑法修正案(十二)等重大立法论证、推动理论界与实务界协同创新等举措,构建起“学术研究-政策建议-司法实践”的良性闭环,在学术体系建设、立法司法赋能、交流合作拓展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
此次年会的召开,为刑法学理论与实务界搭建了高水平对话平台,进一步凝聚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法治共识,为完善中国特色刑法学理论体系、提升刑事法治保障能力注入新动能。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理论创新、实践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坚实学理支撑。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记者:秦峰 实习生:韩博轩)